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地理无线标记语言
1)  Chinese geography wireless markup language
中国地理无线标记语言
2)  WML
无线标记语言
3)  wireless markup language
无线标记语言
1.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ireless Markup Language Browser;
无线标记语言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
2.
Introduction was made to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 programming principle and key fulfilling technology, raising WAP s network structure, WAP server s disposition, WAP s basic language wireless markup language (WML) etc development methods, combined with actual example, giving out WAP network application program s actual fulfilling method and its features.
介绍了无线应用程序协议WAP编程原理及其关键实现技术,提出了WAP的网络架构,WAP服务器的配置,WAP的基础语言无线标记语言WML等开发方式,结合实例给出了WAP网络应用程序的具体实现方式及其特点。
4)  GML
地理标记语言
1.
Approaching the actuality of China railway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in view of the discordance of data and system one another in RGIS,this paper presents a railway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RGML),which is a much effective mechanism of spatial data exchange,and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schema of RGML:feature schema and geometry schema.
本文提出了RGIS面临数据之间和系统之间不统一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具有高效空间数据交换机制的铁路地理标记语言(RGML)来解决,重点论述铁路地理标记语言的对象模型,包括地物特征对象和几何对象,地物特征对象定义了空间对象的内容和结构,几何对象提供了详细的基本空间几何组件定义。
2.
An application applying 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in T-GIS demonstrates the function of XML in ITS.
并以地理标记语言GML(GeographyM arkup Language)在T-G IS中的实际应用为例,论证了XML在ITS中的作用,最后提出总结与展望。
3.
The model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spatial data integration based on 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is proposed,the conversion from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spatial data to GML,from GML to SVG(scalble vector graphics),the in-te.
提出了一个基于GML(地理标记语言)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模型,解决了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向GML文档的转换,GML与空间数据库服务器的交互以及GML向SVG(可缩放矢量图形)的转换,并使用WebService技术,在Microsoft。
5)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地理标记语言
1.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and Vector Markup Language, suggests a new transformation method from GML to VML, and how to envision it in the Internet Explorer.
分析了地理标记语言和矢量标记语言的各自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从GML格式转换到VML格式的方法,实现了IE中矢量地图的直接显示。
6)  Geographic Markup Language
地理标记语言GML
补充资料: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的研究


  
  中国国土广阔,从亚洲中部的帕米尔高原,延伸到太平洋西岸的海域,从寒温带的黑龙江江心跨越到赤道附近的曾母暗沙。 陆地面积广达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3位。人口居世界第1位,共11亿多,由56个民族组成(见中国人口地理、中国民族地理)。
  
  原始人类在中国生息繁衍由来久远。以往已发现的古人类,以周口店北京人文化为最早,距今约46~23万年(见周口店古人类遗址);较晚的古人类也只有河套人和山顶洞人,均在华北。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考古与古人类研究,不但说明阳原东谷坨文化(距今100万年),蓝田人文化(距今115~110万年,见蓝田猿人遗址),元谋人文化(距今约170万年);均存在于北京人文化以前,古人类与旧石器时代文化遍布于华北、东北、华中、华南、西南各地域,而且可分为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及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的两大系统。旧石器到中石器时代以后,进入了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时期。据考古学家70年代后半期、80年代初发现的早斯新石器文化,即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最早年代约在公元前6800年;中原地区的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6000~前5700年。当时主要农作物是黍、粟类,人们已知驯养猪、狗。50年代发现的西安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早期的代表,以彩陶闻名于世,年代是公元前5000~前4500年。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发现是浙江河姆渡文化(见余姚市),它的年代大体上与北方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早期(半坡)相当,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在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人工栽培的黍、粟类和水稻,说明当时人们已学会根据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的农作物。这些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现和其他许多地方晚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文明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风格和特征。中国文明是独自发生发展的,而不是外来的。中国大地上的各种文化争妍竞秀, 并且常常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交织成一幅瑰丽的图景,为后来独特、灿烂的中国文明打下了基础。
  
  文字的出现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之有文字,如果从仰韶文化算起,已有6000多年历史。在半坡出土的陶器上刻划有20~30种符号,这可以说是中国原始文字的雏形。到了商代,汉字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发现的原始先民刻写的甲骨文字的卜辞中有不少关于日食、月食、新星和各种天气现象的记述。
  
  在中国古书《尚书》、《周礼》、《管子》中就有关于地图的论述。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可以看出西汉初期地图的测绘已具相当水平。西晋裴秀主持编绘的《禹贡地域图》及其所创的"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的理论基础。
  
  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广大地区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置沿革的著作(或称沿革地理)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现有方志估计即有8000余种。历史上中国地理的其他优秀著作,尚有《水经注》、《元和郡县志》、《徐霞客游记》、《大清一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等。这些著作都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是研究中国地理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文献。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打开,近代西方地理知识开始传入中国。中国古代以疆域地理、沿革地理为主的传统地理,开始向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研究人地关系的近代地理转变。1909年,张相文等在天津创办中国地学会(1912年会址迁北京),1910年创刊《地学杂志》,这是中国地理学术团体组织和地理刊物出版的开端,对促进中国地理的学术交流和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1918年,中国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竺可桢自美国学成归国,1921年在东南大学(后改名中央大学,即今南京大学前身)筹建并主持了中国第1个地理系,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人才。1934年,由竺可桢、翁文灏等发起筹建的中国地理学会在南京成立,并创办《地理学报》。同年,由顾颉刚、谭其骧等发起的禹贡学会,在北京成立,并创刊了《禹贡》杂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竺可桢著的《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中国气候区域论》,胡焕庸著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以及当时人数不多的地理学家在四川、新疆、西藏、云南、甘肃、陕西、青海等部分地区所作的考察调查和研究,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所编制的《中华民国新地图》和《中国分省新图》,1940年中国地理研究所的成立等,均足以反映近代中国地理研究的发展和进步。但因半封建、半殖民地旧社会的种种限制,中国地理的考察、研究进展甚慢,国土资源的基本情况不清,许多地区和地理专题尚处于空白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40多年间,由于经济建设和国土整治的需要,国家非常重视地理的考察、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各高等院校和专业部门的地理工作者,对中国的高原、沙漠、 山区、草原、 森林、海洋、荒地、湖泊、沼泽、冰川、盐湖、滩涂、海岸、江河源地等,进行了大量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考察范围遍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天山南北、黑龙江流域及东北地区、云南与华南热带地区、青甘地区、内蒙古和宁夏地区、黄河与长江流域、川黔滇三省、南方山区等。在治沙和青藏高原的考察等方面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成就。根据考察结果,提出了各地区自然资源的基础资料和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的方案,如热带橡胶宜林地向北推移至北纬18°~24°、黄淮海地区旱涝盐碱地的综合治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各分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应采取的措施等;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作出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和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的基本理论和划区方案,对中国区域地理的研究和全国农业区划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某些研究领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取得了关于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喀斯特发育的理论,中国黄土的研究等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编?恕吨泄匀磺贰ⅰ吨泄匀坏乩怼反允?,《中国农业地理》丛书,《中华地理志经济地理》丛书,《中国地理学史》等,并在全国人口普查、地名普查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国人口地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等书,编制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中国人口地图集》、《中国地貌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 《中国土地类型图》、 《中国土地利用图》、《青藏高原地图集》等大型地图集。
  
  与此同时,许多地理工作者在参加国家的工农业、交通、 水利建设、城市规划、 生产力布局、区域开发、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等工作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关全国和各地区的地理知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地理学科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应用方面也愈来愈广,人们对地理考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中国地理研究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区差异显著。在宏观上可从三级阶梯状的地形,三大自然地理区的不同景观和三个发展上有差别的经济地带加以概述。
  
  

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状的地势


  
  中国地势的基本格局大体上脱胎于大地构造。早在元古代震旦纪(距今约17亿年)以前,中国东部就存在着广大的陆台区,而西部和西南部则为广大的地槽带。至震旦纪初期,经过下古生代(距今约6~4亿年)的加里东运动,原为一个整体的中国陆台分裂为华北陆台、扬子陆台和华夏陆台(长江下游以南),其中华北陆台比较稳定,是中国大陆的骨干。华夏陆台和扬子陆台,随着地壳运动,时受海侵,时而海退,一般处于广泛的海侵之中。 在中生代三叠纪末期(距今约2亿年)印支运动中,中国南方隆起,除喜马拉雅、塔里木盆地西部、广东南部、台湾等少数地区以外,中国全境已连成一片大陆。至中生代侏罗纪~新生代前(距今约 1亿年)的燕山运动,除喜马拉雅和台湾山地外,中国所有的山脉基本形成。燕山运动使中国构造轮廓基本定形。至第三纪中期和晚期 (距今约4000万~300万年)的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山脉和台湾山脉生成,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欧亚大陆遂连成一片,并与冈瓦纳古陆的印度部分相连。久经侵蚀的广大地区,在其以前形成的基础上发生活化而加剧了地势差别。因此,经过最近这一次大规模的造山运动,中国大地构造的骨架和地势的轮廓基本塑造完成(见中国古地理)。
  
  目前中国的地形,从总体上看,是山地多,平地少。粗略估计,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2/3以上,平地不足1/3。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4(其中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占1/4),在500米以下的占1/4(见中国的山地)。
  
  全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山、高原都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丘陵和平原主要分布在这一线以东。黄河、长江、珠江等主要河流发源于西部的高原、山区,顺着地势的倾斜,东流入海。这西高东低的地形,按海拔的差别,略呈阶梯状,可以分为以下较明显的三级阶梯(见彩图)
  
  
  第一级最高的阶梯 为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广达230万平方公里,在它的南沿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拔立于印度次大陆印度河-恒河平原之北,山脉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左右,矗立于中国、尼泊尔边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8.13米;它西与帕米尔高原相接,北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东以横断山脉同第二阶梯区分,地势从海拔 4000米以上急剧下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下一级高原、盆地。
  
  第一级阶梯面的形成是印度板块不断插入青藏高原底部所致。每当印度板块北移,青藏高原亦相应上升。从4000万年前的渐新世开始,印度板块就不断北移,到现在,这一板块已大部分插入到青藏高原下面,把青藏高原抬高为世界最高的高原,这里地壳厚达70公里,超过一般地壳厚度35公里的一倍。高原面上横亘着几条近乎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北而南依次为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海拔为6000~7000米。
  
  第二级阶梯 介于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 其中包括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区,海拔一般为1000~2000米,惟四川盆地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
  
  这一级阶梯面有些在 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已经形成,比较年轻的部分也都有3000万年的历史。它经受地壳运动的次数较多,地壳断陷和抬升也较显著。断陷的地方往往成为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而在这两个盆地之间的天山山脉却拔地而起,最高达7000多米,但在山顶部还保存着广阔的高原地面,表示它原为一片低平的平原。在这一阶梯面上,耸立着不少高山,也深陷入一小滂地。阿尔泰山脉、阴山山脉、贺兰山、秦岭等就是在这个高原面上升起来的,它们的顶部也还保留着平缓的山顶面。深陷的盆地可以吐鲁番盆地(见吐鲁番市)、四川盆地为代表。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湖底,低于海平面155米。四川盆地以3000米的落差与第一级阶梯相接。
  
  第三级最低阶梯 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的部分为第三阶梯。自北而南,有海拔200米以下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有江南广大地区海拔数百米的许多丘陵、盆地;还有海拔 500~1500米的辽东半岛丘陵、山东半岛丘陵、浙闽丘陵(见东南沿海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和海拔达3000米以上的台湾山地。
  
  这一级阶梯的地形面受破坏较烈,原来的古陆已被断裂、切割、剥蚀成现在的丘陵状。广大平原发生于沿岸沉降地带,生成年代较新。有一些沿海地区仍在不断淤积成陆。由海岸线向东,则是碧波万顷的海洋,沿海岛屿(见中国的岛屿)和南海诸岛星罗棋布,在水深不足200米的大陆水下延伸部分,是浅海大陆架区域,也属于第三级阶梯。
  
  中国这种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形特点,一方面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对中国东部的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阶梯状的地形,使河流形成较大的多级落差,从而蕴藏着有利于多级开发的丰富水力资源。
  
   

景观互异的三大自然地理区


  
  由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势高低、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中国可以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地理区。这三大自然地理区的景观有着明显的差异(见彩图)。
  
  
  东部季风区 在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地区,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这是中国的东部季风区。本区包括地形上属于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5%。
  
  本区的湿润程度较高,特别是东南部湿润程度更高,河流均为外流河。中国主要的大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辽河、海河等,大多自西向东,由本区入海。地貌的外营力主要是常态的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溶蚀等作用。地势很少有超过2000米以上的高山,没有冰川和雪线。在沿海沉降地带,因河流所夹泥沙的堆积作用,形成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平原,一些没入海中的山岭,露出海面的部分,则成为分布于沿海的众多岛屿。
  
  本区内自然界的地域分异,主要因素是随纬度而变化的温度,由北而南,气候逐渐变暖。由北起大兴安岭北端的寒温带,向南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温度带,其中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幅员最广。天然植被以森林为主,也有一部分温带草原。但因本区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人口稠密,除东北山地、横断山区、台湾东部山地尚保留有较大片原始森林,黑龙江省北部尚有一些未开垦的荒原外,绝大部分可耕地均已开垦为农田。平原地区村落和城镇广布,原来的自然面貌已大大改观。
  
  本区的秦岭-淮河一线,是南北地域分异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寒冷,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土壤冻结,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雨量集中在夏季,春季常苦旱,部分地方有盐碱土。代表性的森林,在寒温带为由兴安落叶松组成落叶针叶林;在中温带为由红松和槭属、椴属、桦木属等阔叶树种组成的针阔混交林;在暖温带为由栎属和赤松、油松等松属组成的针阔混交林。由于这一带受人的干扰很大,天然森林保存很少,在华北常见的桦、杨、柳林主要是次生林或河岸林。作物多为旱作,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为主,南部可种植棉花、甘薯等。东北地区除北部外多为一年一熟,华北可二年三熟,有水灌溉地亦可一年二熟。果树有苹果、梨、桃、杏、柿、核桃、板栗、枣、葡萄等。
  
  中国北方,一年四季的景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冬季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一片银装素裹的洁白世界。春季冰雪消融,农田翻耕后,东北平原富含腐殖质的暗棕壤、黑土、黑钙土,呈现黑色。华北大地的基本色调则为黄色,西部有堆积很厚、面积广大的黄土高原。这些黄土疏松易蚀,被侵蚀的黄土经过流水的搬运,大量堆积于平原地区形成次生黄土,甚至在河流、湖泊、海洋、天空中都有黄土的踪迹,所以河名"黄河",海名"黄海",华北大地也有人称之为"黄土地"。夏季炎热多雨,树木葱笼,庄稼茂盛,大地呈现着一片青绿色彩。这时,东北平原尚未开垦的草甸草原,杂类草先后开放出不同颜色的艳丽花朵,被称为"五花草塘"。秋季是红叶满山、庄稼黄熟、棉桃银白、果实累累的色彩绚丽的收获季节。
  
  中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土壤基本不冻结,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土壤无盐碱,全年都有作物生长,主要作物为水稻,一年二熟至三熟。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青冈、栲、樟、榕、木荷、冬青等属树种。还有马尾松林,以及人工杉木林、竹林等。南部边缘为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经济林木可种植茶树、柑橘、油茶、油桐等。南部还可栽培香蕉、菠萝、龙眼、荔枝、椰子、橡胶等亚热带和热带植物。
  
  南方一年四季基本上是水绿山青,田野翠碧。土壤为黄棕壤、黄壤、红壤、砖红壤,因此越往南去,大地的红色越显著。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下,湖泊众多,河网交织,为典型的"水乡"景观。四川盆地和南方的丘陵多已开辟为层层叠叠的梯田。四川盆地地表覆盖由紫红色砂岩、页岩风化后的紫色土,被称为"紫色盆地"或"红色盆地"。江南丘陵的红色砂砾岩区,有些被侵蚀而成朱崖赤壁的"丹霞地形"(见中国的红层)。西南石灰岩区,在溶蚀作用下,形成峰林、溶洞、地下暗河等发育完美的喀斯特(岩溶)地形(见中国的喀斯特(岩溶))。西南的横断山区,景观呈垂直变化,由河谷到山顶,植被依次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等。当地人民常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高山峡谷区气候和景观的变化。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因位于欧亚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中国夏季风影响较少,海洋湿润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气候干燥。年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100毫米以下。冬季寒冷,夏季温暖,甚至炎热,气温的年、日较差均大,大陆性显著。本区的温润程度低,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区。植被由东往西,大体上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古代《敕勒歌》中所说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这里典型草原景观的生动描绘。本区地广人稀,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4%。
  
  地貌的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强大的风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东部的内蒙古高原海拔千米左右,地表径流多属源出暴雨的暂时性水流。高原地势平坦,侵蚀轻微,极目弥望,几乎全是浅起缓伏的"塔拉"(蒙古语低平地之意),有"远看似梁,近看是滩"的特点。这些塔拉的水草丰美处多属优良牧场,可见到成群牛羊和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也可见到在草原上奔驰疾走的黄羊群。但在草地遭到破坏的地方,表层沙土被吹走,形成基岩出露的砾石地──戈壁;被风吹走的沙砾在较远处沉降堆积成沙丘或沙山,形成沙漠地貌。有些沙丘呈新月形,随风移动,被称为流动沙丘,能掩埋草场、农田、村舍、道路,危害很大;有的沙丘上生长着固沙植物,即不再移动,成为沙地。戈壁和沙漠是内蒙古高原、也是西北干旱区的地貌特色。
  
  内蒙古高原大部分属内流区或无流区,湖泊多为咸水湖或盐碱湖。外流河主要是过境的黄河,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平原上河渠纵横,阡陌相望,有"塞上江南"之称(见河套平原)。
  
  贺兰山以西的地区降水更少,蒸发更盛,荒漠景观显著。但在甘肃河西走廊西南侧,耸立着祁连山,新疆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边缘,环绕着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等高大山脉。这些山脉的顶部分布有现代冰川和万年积雪。暖季高山融水成为干旱区内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这一带景观,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变化明显,大体上呈现为山麓荒漠-山地草原-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永久积雪的带谱;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又可分为四带:山足戈壁-绿洲平原-沙漠区-内陆湖区。
  
  干旱的山足戈壁,夏季炎热有雨,冬春有冷风暴。戈壁滩由砾石层构成,在盆地开口、风力强劲的地段,可见到"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景象,以及风蚀而成的"城堡式"地貌。这一带是古代丝绸之路驼队的通道,今天为公路、铁道的良好地面。坚固的戈壁滩,不用修路即可通行汽车。
  
  山足戈壁地下为沙砾层,吸水性强,大部分出山的河水由此层下渗,成为地下水,于低处重新露出地表,涓涓清流,灌溉着山脚下的块块平野。这些分散的山麓平野,绿树成荫,是河西走廊和新疆境内的绿洲所在地,也是干旱区内粮食瓜果的生产基地,人口、村落、城镇的聚集点。
  
  在"绿洲"以外,即为浩瀚的沙漠区,象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广达3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整个沙漠地区,除边缘分布的岛状绿洲,以及一些沿较大河流(如塔里木河)深入沙漠的"绿色走廊"外,绝大部分是黄沙莽莽的沙海,其中有一望无垠、波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有高大的金字塔型沙丘,也有绵长蜿蜒的沙垄。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西面有缺口,西风带来的水气进入,使盆地内部不致太旱,沙漠面积较小,有不少水草丰盛的优良牧场。
  
  盆地中心低洼处是内陆湖区,有些内陆湖,如罗布泊,因注入湖泊的水源断绝(上流灌溉用水增多并修筑水库),现已干涸,湖底荒原被风侵蚀成崎岖的"雅丹"地貌和长条弯曲状的"白龙堆"地貌。
  
  青藏高寒区 青藏高原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东起横断山脉;西至国境线。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还有不少白雪皑皑、海拔7000米乃至8000米以上的极高山。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形成年代最新的高原,由于地势的极大隆起及其所产生的强烈热力、动力作用,形成为世界上中、低纬度内独特的大面积高寒环境。人们常把青藏高原与地球的南北两极相比,把它称为地球的第三极。
  
  本区高原的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它与同纬度低地区的黄河、长江中下游的景观有极大差别。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而年、日较差大,风力强劲,降水稀少,冰川冻土发育,寒冻风化和融冻作用十分普遍。湖泊众多,除少数淡水湖外,大部分是咸水湖和盐湖。气候由东部温暖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在植被方面表现为森林→草甸→草原→荒原的带状更迭。
  
  高原东南部和东部与第三级阶梯接触部分,峡谷深切,山势险峻,许多极高山雪峰林立;海洋性冰川活跃。不少河流干支流多发源于古冰川U形槽谷中,往下则急转为深切的V形谷, 后因高原隆起而成"谷中谷"的形态,或是支流以跌水或瀑布形式汇入主流。这一峡谷地带,堆积地貌难以发育,山崩、滑坡、泥石流比较频繁。植被类型复杂,垂直分布明显,低山郁郁葱葱的森林,可与邻近的冰川、雪山构成在同一幅画面上的瑰丽的图景。
  
  高原顶部气势开阔。主要是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相间。山地不再呈峻峭巍峨状态,坡度和缓,比高不大,往往"远看似山,近看成川(平地)"。高原地貌的外营力主要是比较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与物质移动。大风把山地的岩屑、砂砾吹到低地背风处沉积起来,夏季冰川融水再把它们带走。这些沉积物在夜里和冬季,水结成冰,把松散的沉积物凝成冻土。冻土层硬如岩石,河流不易下切,大量河水在冻土层上流动,多呈曲流。在青海省境内的长江、黄河源地和川西高原一带,形成广阔的泛滥平原、沼泽和草滩地貌。
  
  构成青藏高原主体的羌塘高原,位于昆仑山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海拔4500~4800米,地势南北两边高而中间低。山地大多连续分布,被众多湖盆分隔。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有现代冰川发育。这里是高原湖泊集中分布的地区。由高空鸟瞰,星罗棋布的湖泊如点点繁星闪烁在绿色的缓丘、草滩之间。沿湖地区,湖成平原广阔,为牧放藏羊、牦牛的优良草场。草原上春夏季花开遍野,景色美丽。
  
  藏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势较低,海拔3500~4100米,气候比较温暖,最暖月在15℃上下,最冷月约-4℃,年降水量300~500毫米,是西藏主要农业区,适宜种青稞、小麦、豌豆等。西藏的主要城市拉萨、日喀则等也分布于此。
  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昆仑山地,西部的阿里山地,由于气候十分干燥,均呈荒漠景观。西昆仑山是青藏高原的巨大冰川中心之一。这里的冰川属大陆性冰川。它们大多处于静止或退缩状态,丧失了侵蚀能力,对高原现代地貌的发育作用较小。
  
  青藏高寒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居民稀少,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项建设有了较大进步,但人类活动的影响,尚不足以改变自然界的原来面目,原始状态自然保存得比较完整,为人类研究地球科学,探索自然奥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场所。
  
  

发展上有差别的三个经济地带


  
  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中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有差别的经济地带(见彩图)。
  
  
  东部沿海地带 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沿海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不包括台湾省)。面积占全国13.6%,人口占全国42%。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辽宁中南部、京津唐、沪宁杭地区都集中于此,重要的农业基地──黄淮海平原的大部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也分布在这一带。从全国看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通讯设施的基础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与海外有传统的经济联系,信息灵通,对外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大连、 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和广西沿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等经济开放区都在这一地带。
  
  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加强传统工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加快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外引内联和对外、对内两个辐射扇面的作用,使这一地带逐步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基地,海洋开发的基地,培养向全国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基地,向全国传送新技术、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
  
  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源、交通运输紧张,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若干人口、城镇密集地区出现环境容量和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大江、大河下游涝年汛期的防洪问题,这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交通网络,加强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横向联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商品性、创汇型的农业生产,把长江三角洲、渤海圈和珠江三角洲建成为环太平洋带上的重要经济地域。
  
  中部地带 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9个省区,面积占全国29%,人口占全国35.6%。这一地带能源、各种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有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内蒙古有广阔的天然牧场,大部分省的农业比较发达,是中国粮、油、棉、糖的重要产区。今后中部地带应加快能源、原材料加工,主要是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磷矿、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促进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稳定增长,逐步把中部地带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若干重要机电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及能够提供大量商品粮和其他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中部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铁路运输能力不能适应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的需要,黄土高原的大量水土流失,东北森林的过度砍伐,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淤高所潜伏的洪水决口泛滥危机,长江中游的洪涝问题,以及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等。因此,在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潜力的同时,加强由西向东的运输通道建设,大力造林育林、保持水土,防止土地沙化和江河泛滥,并大力发展同东部沿海、西部地带的横向联系,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布局由东向西逐步转移的重要纽带,担负起承东启西的作用。同时生产更多面向全国和可供出口的产品,在新技术和新产品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
  
  西部地带 包括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共9个省区。面积占全国57.4%,人口占全国22.4%。初步调查,各种资源都很丰富,特别是能源、各种矿产资源前景可观。但目前勘探不够,开发利用更少。这一地带除四川盆地、陕西关中、甘肃兰州附近等少数地区以外,工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交通不便,人口和城市较少,科技和文化教育都不够发达。今后应大力发展农林牧业、交通运输业,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加工工业。由于西部地带,特别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在不适宜开垦和耕种的地区因滥垦滥牧,使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西南地区地形崎岖,交通困难。这一地带目前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选择水源条件较好的地点,扩大绿洲农业,逐年减少粮食调入量;加强草原牧区建设,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速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加快对现有铁路干线的电气化改造,建设与中部、东部沿海地带联系的铁路干线,努力搞好公路建设,在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地方民航事业;在黄河上中游、长江上游、新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等地建设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区;建设川滇黔交界地区,使之逐步成为一个主要能源、原材料的生产基地;建设新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地区,使之逐步成为新疆重要的工业枢纽地带;进一步开放西部边境的某些市镇,发展边境贸易。从长远来看,西部地带资源丰富,有发展工农业的广阔空间,是全国的战略后备地带。
  
  全国按照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各自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安排开发的重点,作出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规划,采取东西结合、沿海与内地互相支援、互相促进的发展战略,使各个地区都借助自己的优势得到发展。为了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必须加强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在加工工业集中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积极发展技术水平较高、资源消耗较少的产业及出口产品,资源富集地区要加速资源开发,并适当发展加工工业,同时加快建设东西走向的交通干线,扩大沿海与内地的交流,缩小沿海与内地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