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吉仁水组
1)  Jirenshui Formation
吉仁水组
1.
In this paper, a new lithostratigraphic unit, the Jirenshui Formation, is named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regional geologic investigation and stratigraphic section research.
中咱地块南部的志留系有别于三江构造带其他地区的志留系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 ,将这套地层命名为吉仁水组 ,代表中咱地块南部地区志留系的岩相类型 ,时代为志留纪中、晚期。
2)  Dondulrencheng
确吉顿珠仁青
3)  Garing Co Formation
嘎仁错组
1.
The newly found Triassic is divided in ascending order into the Early Triassic Induan to Middle Triassic latest Ladinian Garing Co Formation (newly established), Middle Triassic latest Ladinian to Late Triassic early Carnian Zhug.
新发现的三叠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早三叠世印度期至中三叠世拉丁期末期的嘎仁错组(新建)、中三叠世拉丁期末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的珠龙组(新建)和晚三叠世诺利期的江让组。
4)  Duoren Formation
多仁组
5)  amygdaloidal fabric
杏仁组构
1.
The vesicles of the andesite were filled by chalcopyrite,sphalerite quartz and calcite forming amygdaloidal fabric copper ores.
大摄坪铜矿赋存在熊耳群焦园组安山岩中,由黄铜矿、闪锌矿和石英方解石等矿物充填气孔构成杏仁组构矿石;稀土配分模式与安山岩相似,杏仁体中石英、方解石包裹体流体组分有深部来源,还原性质的CH4、H2,均一温度173℃ ~ 283℃,黄铜矿热电系数属N型(-147μv/℃), δ34S为10。
6)  Ringtor Formation
仁多组
1.
Ringtor Formation-a new Mid-Upper Jurassic lithostratigraphic unit in the Coqên-Xainza stratigraphic area, Tibet, China.;
西藏措勤-申扎地层分区新建中—上侏罗统仁多组
补充资料:仲布·次仁多吉

仲布·次仁多吉,男,藏族,1964年出生于青海尖扎。大学本科。现任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学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大学客座教授。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文种/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时间/备注

一、专著、译著、编著类:

《雪域沉思录》/专著/藏文/民族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

《藏族哲学的理智》/专著/藏文/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新思维浪潮》/专著/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藏族文化与知识经济》/专著/藏文/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人类智慧概论》/专著/藏文/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西方哲学辞典》/专著/藏文/民族出版社1997年出版

二、论文、译文及其它类:

初谈《中观论》与几部著作之间的关系/论文/藏文/《中国藏学》1996年第二期

《简论语言分析哲学及其主要人物思想》/论文/藏文/《西藏大学学报》1996年第一期

《论西藏哲学的发展》/论文/藏文/《藏大学报》1996年第二期

《哲学漫谈》/论文/藏文/《藏大学报》1997年第一期

《探索世纪之交的藏族哲学》/论文/藏文/《西藏研究》1997年第一期

《藏族哲学的理智》读后感/论文/藏文/《西藏研究》1997年第三期

《论佛教哲学与尼采之思想》/论文/藏文/《西藏研究》1998年第一期

《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人生》/论文/藏文/《西藏大学学报》1999年第一期

《试探建立藏族现代哲学体系》/论文/藏文/《西藏研究》1999年第二期

《初谈宗教与哲学的区别》/论文/藏文/《西藏研究》1999年第四期

《初考摩尼教与恰苯的关系》/论文/汉文/《西藏研究》2000年第三期

《试探格鲁巴发展的历史背景》/论文/藏文/《西藏大学学报》2001年第二期

《初考“西藏七觉士”》/论文/藏文/《中国藏学》2001年第四期

《浅折“君主”一词的不同称谓》/论文/藏文/《西藏研究》2002年第三期

《再论朗达玛灭佛运动的内涵》/论文/藏文/《中国藏学》2002年第三期

《浅谈佛教未传入藏区之前的藏族宗教》/论文/藏文/《西藏研究》2003年第一期/合作

《佛教传入西藏的时间考》/论文/藏文/《中国藏学》2003年第二期

《佛教传入西藏的时间考》/论文/汉文/《西藏研究》2003年第三期

《贝若遮那有关问题考》/论文/藏文/《西藏研究》2004年第二期

《拉龙白多对佛教发展的贡献及其生平》/论文/藏文/《中国藏学》2004年第四期

《贝若遮那有关问题考》(续)/论文/藏文/《西藏研究》2005年第三期

《谈哲学的几点看法》/论文/藏文/《西藏大学学报》2004年第二期

《桑嘎大译师和因明正理论》/论文/藏文/《西藏大学学报》2005年第二期

《初考瓦色朗的人生历史》/论文/藏文/《中国藏学》2005年第二期

《第二十个沉思》/随笔/藏文/《主人》1996年第一期

《如此智慧》/随笔/藏文/《主人》1997年第二期

《如何发展藏族文学的几点想法》/随笔/藏文/《西藏文艺》1997年第五期

《宫如蹄声》/随笔/藏文/《西藏文艺》1998年第一期

《初春想录》/随笔/藏文/《西藏文艺》1998年第二期

《灵魂》/随笔/藏文/《西藏文艺》1998年第三期

《春之浪花》/随笔/藏文/《西藏文艺》1998年第四期

《多元的小说》/译文/汉译藏/《西藏文艺》1998年第六期

《浅谈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和对策》调研报告/汉文/《统一战线》1999年第四期和2000年第一期/合作(课题主要负责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