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走时波形顺序反演
1)  traveltime and waveform sequential inversion
走时波形顺序反演
2)  time reversal
走时反演
1.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of time reversal for defect diagnosis of concealed structure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detecting technique of structure acoustic wave and the theory of time reversal.
本文基于结构声波检测技术及走时反演理论,提出了一种用于隐蔽结构缺陷诊断的走时反演分析方法,建立了联合高差异步测试的波速结构走时反演递推公式。
2.
A new method of time reversal for defect diagnosis of concealed structure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detecting technique of structure acoustic wave and the theory of time reversal.
基于结构声波检测技术及走时反演理论,提出了一种用于隐蔽结构缺陷诊断的走时反演分析方法,建立了联合高差异步测试的波速结构走时反演递推公式。
3)  Traveltime inversion
走时反演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at based on seismic traveltime data, the traveltime inversion, i.
介绍了在倾斜均匀各向同性层状介质情况下,根据地震反射走时反演二维地层结构和地层速度的地震射线层析成像方法——走时反演。
4)  travel-time inversion
走时反演
1.
By the travel-time inversion with the data of the diving wave Pg and fault plane reflection wave, we determine the geometric form and velocity of Haiyuan fault zone interior and surrounding rock down to 10 km depth.
通过折波以及断层面反射波的走时反演 ,确定了深度为 1 0km以内海原断裂几何形态及断层内和围岩的速度结构 。
5)  Waveform inversion
波形反演
1.
Comparative Study of Gauss-Newton and Gradient Waveform Inversion;
高斯—牛顿法与梯度法波形反演比较研究
2.
A genetic algorithm of body waveform inversion is presented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s with deep seismic sounding waveform data.
为了更好地利用地震测深波形数据,提出了地震体波波形反演的遗传算法。
3.
Based on the broadband they waveform data within the range of 8°-38° i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the average velocity and its lateral inhomogeneity of upper mantle are investigated by waveform inversion.
采用波形反演方法对青藏高原地区震中距8°-38°范围内的宽频带炸波波形进行拟合,研究该地区上地幔平均速度结构以及上地幔纵、横波速度的横向不均匀性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的平均地壳厚度约为68km,上地幔盖层平均厚度约为30-40km,速度约为8。
6)  Multi-phase inversion
多震相走时反演
补充资料:地震走时表
      地震波在不同震中距上传播的时间表。地震波从震源到达观测点所需的时间称为走时。震中距愈大,所需的走时愈长。在走时表中,按照不同的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的顺序,给出了各种震相的走时数据,其中走时以分、秒为单位;震中距以公里或球面大圆弧的度数为单位;震源深度以公里或剥壳地球半径 R=6371-33(公里)的百分之一为单位。同走时表中给出的数据相对应的坐标曲线图称为走时曲线(在地震勘探中通常称时距曲线)。
  
  走时表中载入的各种震相的走时,是根据地震图(即地震波形的记录)中各种震相的到时来编制的。为了准确地编制走时表,需要汇集大量的地震图,并对各种震相作出正确的识别和鉴定。在走时表编成之后,它就成为分析地震图,识别不同震相的主要依据。
  
  为了获得足够的地震图,可以利用天然地震,也可以利用人工爆炸。一次地震发生后,根据放在不同地点的地震仪记录到的某种地震波的到时和粗略估计出的震源位置和发震时间,画出初步的走时曲线;用这一曲线更精确地测定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从而画出更精确的走时曲线。如此反复迭代,最后得到的一个稳定结果,就是这种地震波的走时曲线。根据这样的曲线计算出对应于不同震中距的走时表。
  
  最早的走时表是19世纪末由英国地震学家奥尔德姆(R.D.Oldham)作出的,它包括纵波P,横波S,以及面波L的走时表,当时只给到走时值的零点几分,精度很低。20世纪30年代,各国学者相继编制较为精确的走时表,其中以1939年Sir H.杰弗里斯和K.E.布伦合编的走时表 (简称J-B表)和B.古登堡的走时表最为完整,它们基本上是相同的。表中包括了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绝大多数地震波的走时。J-B表在当时也最为精确,因为它利用了当时国际上较多的地震观测资料。又采用了严格的数学方法做了大量的统计计算。J-B表所采用的全球平均地壳模型为:上层花岗岩层厚15公里,纵波和横波的速度分别为5.57公里/秒和3.36公里/秒;下层玄武岩层厚18公里,纵波和横波速度分别为6.50公里/秒和 3.74公里/秒;地壳总厚度为 33公里;地幔顶部的纵波和横波速度分别为7.76公里/秒和4.36公里/秒。J-B表作为标准的工具为过去的国际地震资料汇编 (ISS)和现在的国际地震学中心(ISC)通报所采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震观测的精度有很大改进,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编制走时表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为此,美国于 1968年重新编制了全球平均的P波走时表。但J-B表在国际地震机构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仍然是查对地震波走时的主要依据。作为全球平均的走时表,J-B表不能反映各地区的特殊性,包括地壳和上地幔构造的不均匀性。为此,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还编制了能够反映本地区特点的地区性走时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