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岩石圈-软流圈结构
1)  Lithosphere asthenosphere structure
岩石圈-软流圈结构
2)  the structure of lithosphere and rheosphere
岩石圈与软流圈结构
3)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structure
岩石圈-软流圈构造
1.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s focused on the upper mantle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structure of eastern China, and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1)seismic tomography images can diotinguish between Mesozoic and Cenozoic deep-seated structures,using di.
文中以地震层析原始数据为基础,结合大地电磁测深和热流值数据,对老资料重新开发,编制了中国东部岩石圈厚度图、大地热流值图、岩石圈构造与矿集区关系图等,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圈构造及其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1)中生代燕山期较大型深部构造(如软流圈上涌体)的地震层析影象可存留至今,运用大地热流值及其相应浅表岩浆岩、矿集区等特征差异可以将中、新生代深部构造加以区分;(2)中国东部深部构造总特征: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圈构造起伏变化,岩石圈西厚东薄,软流圈上涌发育且形式各异。
4)  Rh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e
岩石圈流变结构
5)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岩石圈/软流圈
6)  lithospheric structure
岩石圈结构
1.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main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n lithospheric structure and continental geodynamics made by Chinese geophysicists during last 4 years since 22nd IUGG General Assembly in July 1999.
对 1999年 7月第 2 2届IUGG大会以后的 4年期内 ,中国地球物理研究在岩石圈结构和大陆动力学方面的主要进展作了简要评述 。
补充资料:极限圈流


极限圈流
horocycie flow

  极限圈流【如.侧山角铆;叩叫.盆~耽盆.‘uoT皿, 一个n维R妇吐mn流形(通常是闭的)M”的双面体空间中的流,而在M”上极限圈是有定义的;极限圈流描述双面体沿它们确定的极限圈的运动. 使极限圈概念有定义的几种基本情况有:凡政吐朋度量的曲率是负的,或者n二2或者曲率为常数.一个双面体(h面出mn),亦即一标准正交的2标架(x,e,,eZ)(x任M”;e,,e:为点x处互相正交的单位切向量),对应于过x依方向e:的极限圈h(x,e、,eZ).它位于过x的极限球面H(x,el)上,这里H(x,e,)是与测地线族正交、渐近(依正向)于过x在方向el上的测地线的作一l维流形.由几定义的人上的方向取作正的(在n=2情形下,这是气的唯一作用;H与h可以自相交;由此引起的混下可用淆述最简单的方法避免:不在M”中而在其通用覆叠流形—当曲率为常数时,这就是平常n维Jlo6a贺8C舒成空间—中实行类似的构造,并且把得到的极限圈投影到砂上).在极限圈流的作用下,双面体(x,el,eZ)在时间r移至(x(r),e:(t),e:(t)),其中x(t)当t增加时,依正向沿h(x,e,,eZ)移动一个单位速度,单位向量e、(t)在点x(t)与H(义,e〕)垂直(el(:)的两个方向的选择由连续性决定),且e:(t)=dx(t)/dt. 对极限圈流进行研究是由于它们在具负曲率流形上测地流(多xlesic flow)的理论中起重要的作用 (〔l」).现今此作用已被Y系统理论(见Y系统(Y-s声t口n))中的一定的叶状结构(伪加tion)所代替,因而极限圈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极限圈流的性质已经研究得很充分(见【21一【7],【川).关于它的各种推广,见【81一110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