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介子交换理论
1)  theory of meson exchange
介子交换理论
2)  One-poin-exchange theory
单π介子交换理论
3)  Meson exchange
介子交换
1.
, t-channel ρ meson and f 2(1270) meson exchange plus an additional s-channel resonance f 0(X).
对f0 ( 40 0— 1 2 0 0 )的物理本质进行了探讨 ,将其分解为三部分 :t道 ρ介子和f2 ( 1 2 70 )介子交换部分以及一个很宽的s道共振态f0 (X) 。
2.
Replacing the one gluon exchange with meson exchange,a systematic calculation of dibaryon state in u,d,s 3 flavor world was made by using quark delocalization color screening model.
在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QDCSM)的框架下,用介子交换代替单胶子交换,系统计算了u、d、s三味世界中的双重子态。
4)  meson theory
介子理论
5)  one meson exchange
单介子交换
1.
The influence of the one meson exchange potential on the ground state energy of kaonium and its decay widths to ππ and πη are evaluated.
讨论了K■的强相互作用单介子交换势,发现当考虑动量平方项时,仅由单介子(ρ,ω,φ)交换势, 不足以构成束缚态。
6)  meson exchange potential
介子交换势
1.
By calculating the ∧ binding energy in He with the ∧-N meson exchange Potential, the parameter p in the potential is redetermined and a modified ∧-N meson exchange potential is obtained.
用Λ-N介子交换势计算的Λ超子结合能,重新确定介于交换势中参数P,获得改进了的Λ-N介子交换势。
补充资料:交换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政治理论。它认为一切社会政治现象都可以通过人们之间的物质与非物质的交换来解释,并以此为中心构建一种新的关于社会政治关系的理论模型。
  
  交换理论可以追溯到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和法国社会人类学家C.列维 -斯特劳斯的人类学研究。系统的交换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G.C.霍曼斯结合操作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与经济学的一些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他在《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1959)中提出交换理论的基本思想,在《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961、1974)中对之进行了总结和完善,提出了一系列命题,认为人的活动是商品,人们的社会活动就是旨在通过物质与非物质的交换来追求最大利润。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使社会学更接近经济学。美国社会学家P.布劳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1964)中运用交换理论分析权力问题,并试图建构一种关于社会政治关系的理论模型,使交换理论更接近政治学。在布劳看来,交换是社会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过程,主要包括微观结构中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宏观结构中组织与团体之间的关系。社会吸引与互惠的过程导致了社会交换的产生。交换过程中的不平衡势必引起地位与权力的分化。集体赞同一种权力则可使之合法化,反之,集体否定这种权力就会导致反抗。因此,社会交换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团结与整合,另一方面促使了社会的反抗和分裂。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社会交换过程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组织与团体之间的交换一方面会促进他们的联盟,另一方面也导致统治的产生。由于直接交换的内在局限性,间接交换往往更加普遍。间接交换必须借助社会价值才能进行。这些社会价值可以区分为作为分化媒介的特殊主义标准、作为整合媒介的普遍主义标准、作为组织媒介的合法化的价值和作为变革与改组媒介的反抗理想。正是通过社会交换所引起的这种权力分化、整合、组织与反抗,在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上才会维持一种反复地打破平衡和恢复平衡的辩证运动模式。交换理论在当代西方政治学中仍颇有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