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
1)  Quaternary loess-paleosol sequence
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
2)  Quaternary loess-paleosols
第四纪黄土-古土壤
3)  loess-paleosol sequence
黄土-古土壤序列
1.
Element distributions of the Zhuanglang Holocene loess-paleosol sequence,Gansu Provi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甘肃庄浪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元素分布特征及意义
2.
In Nanyuan of Jingyang (34°28 N and 108°53 E)and Xiwang of Xi an (34°17 N and 109° 04 E), Guanzhong, Shaanxi Prov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s best preserved and typical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t present.
这是目前发现的黄土高原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保存较好的剖面。
3.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is formed on the condition of dry and cold climate to warm and humid climate altenately, during dust depositing and soil -forming process in the glacier-interglacier cycle in Quaternary.
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在第四纪时期全球冰期-间冰期旋回背景上,古气候条件冷干-温湿的周期性变化下进行的风尘沉积-成壤过程的产物。
4)  loess/palaeo soil series
黄土古土壤序列
5)  Pleistocene loess
第四纪黄土
6)  loess-paleosol series
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
补充资料:中国第四纪黄土

分布于中国北纬34~45°地区,主要堆积于海拔2000米以下各种地貌单元上。堆积区处于北半球中纬度沙漠—黄土带东南部干旱、半干旱区,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于西北、华北等地,以黄河中游最为集中,南界可抵长江下游两岸。堆积中心位于陕西省泾河与洛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最厚达180~200米。据考察,兰州附近黄河最高阶地上黄土厚达300米左右。总面积38万公里2,并构成世界最大、堆积最厚的黄土高原;此外黄土状沉积物的分布面积有25万多公里2。堆积始于距今240万年前,至今仍在进行。根据沉积特征、古生物、古土壤、地球化学及绝对年龄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刘东生等将中国黄土划分为早更新世午城黄土、中更新世离石黄土及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其粒度组成与矿物组合,在空间与时间分布上均有一定规律。颗粒以粉沙占优势,一般在50%以上,粘土占15~30%,细沙不到30%,>0.25毫米的颗粒极少。在黄河中游地区,从西北向东南有粗颗粒减少、细颗粒增加的趋势。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占50%以上,其次为云母、角闪石、长石等,风化程度很弱。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占50%以上;其次为al2o3、cao;再次为fe2o3、mgo、k2o、na2o、feo 、tio2和mno等。分布上,从西向东sio2、fe2o3、mno的含量逐渐增加,feo、cao、k2o的含量逐渐减少。上述变化反映了中国黄土的风成特征。黄土剖面中出现的数层乃至十几层古土壤条带,是气候相对温和湿润、风力减弱、粉尘堆积停顿时的产物,代表了沉积间断。离石—午城黄土中的古土壤属于褐土型,形成于森林草原环境;马兰黄土中的古土壤属于黑垆土型,形成于草原环境,且发育较弱。黄土与古土壤的交替出现,反映了第四纪期间的干湿、冷暖变化,及晚更新世更显干冷的趋势。研究黄土与古土壤沉积序列有助于建立第四纪气候变化序列,并可与深海沉积的同位素温度曲线相印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