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广义兰姆波
1)  generalized Lamb wave
广义兰姆波
1.
Cumulative second harmonic gerneration of generalized Lamb wave propagation in a solid waveguide has been theoretically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It is based on the partial wave analysis method of dispersive guided wave, second order perturbation approximation and nonlinear reflection of acoustic waves at an interface.
借助色散导波的部分波分析方法、二阶微扰理论及界面的声非线性反射处理技术,本文对声波导中广义兰姆波的积累二次谐波发生进行了理论研究。
2)  Lamb wave
兰姆波
1.
Virtual instrument system based on Lamb wave active detection technique;
基于兰姆波主动监测的虚拟仪器系统
2.
Liquid density sensing of Lamb waves in a liquid layer and a piezoelectric plate;
液体层-压电薄板中兰姆波对液体密度的声传感
3.
Boundary element modeling of Lamb wave scattering on surface breaking rectangular defect;
表面开口矩形缺陷兰姆波散射的边界元模拟
3)  Lamb waves
兰姆波
1.
The two types of plates were detected by pitch-catch technique with Lamb waves respectively.
采用一发一收法,分别在两种厚度的钢板上激励出兰姆波进行检测,通过对比分析检测到的缺陷前后板中兰姆波信号,采用时频分析方法识别出板中激发的兰姆波模式以及模态转换现象,初步确定特定缺陷形态对兰姆波在板中传播的影响。
2.
Wedge transducers located on the surfaces of layered planar structures are used to generate and detect the multimode Lamb waves.
置于层状平面结构表面的斜劈超声换能器被用于激发和接收多模兰姆波。
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Lamb waves to characterize the surfaces of solid plates.
基于Ritec-SNAP系统建立了兰姆波实验系统,分析了用兰姆波幅频特性定征固体板表面性质的可行性。
4)  Lamb wave testing
兰姆波检测
5)  ultrasonic Lamb wave
超声兰姆波
1.
A low frequency multi mode ultrasonic Lamb wave method suitable for characterizing thickness, density and elastic stiffness tensors of the ultra thin uni directi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layer is presented.
提出低频多模式超声兰姆波定征方法来估计超薄层状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密度、厚度、弹性常数等参数。
6)  Lamb Waves modes
兰姆波模式
补充资料:兰姆,C.
      英国随笔作家。生于伦敦,其父为法学院执事索尔特充当助手及家仆。兰姆自幼好读书,索尔特家藏书任他广泛浏览。7岁入伦敦基督慈幼学校,与诗人柯尔律治、亨特同学,自此与柯尔律治结成终生莫逆之交。兰姆的《三十五年前的基督慈幼学校》(1813)一书,即这一段生活的回忆。在校时成绩斐然,原拟升入剑桥大学深造,因口吃不利于言,于15岁辍学。17岁进入东印度公司任簿记员,直至1825年退休。兰姆的姐姐玛丽患精神病,1796年9月忽然大发作,竟杀其母。他悲痛之极,决心毕生照拂、护理玛丽。玛丽发病时住疯人院,平素家居则头脑清醒,与他合作著述,对他的文学事业大有助益。兰姆当时虽默默无闻,但交游者大多是著名文人,其中包括葛德文、哈兹里特、胡德、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等人,这种珍贵的友情成为兰姆一生中生活的动力和乐趣。
  
  兰姆的文学生涯从诗歌创作开始。他的诗深受柯尔律治的影响,个别篇章可能是与柯尔律治合写的。他以格律严谨取胜,不善于写无韵体诗。他的诗有《熟悉的旧面容》(1798)和《昙花一现的婴儿》等,但成就不高。他也写过剧本,有诗剧《约翰·伍德维尔》(1802)和闹剧《H君》(1806)。后来他与玛丽合写儿童文学作品,最成功的是《莎士比亚故事集》(1807),用散文复述莎士比亚部分剧作的内容,风行一时,流传至今。此外,他还写过一部悲剧故事《萝莎蒙·格雷》(1798)。1808年出版的《莎士比亚同时代英国戏剧诗人之范作》是一部作品选集,收集17世纪各个著名剧作家作品的片断,附有简短的评论。当时英国人对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剧作家极为漠视。兰姆着重加以评介,重新引起读者对伊丽莎白时期文学遗产的兴趣。
  
  兰姆所写的评论文章不多,其中《论莎士比亚的悲剧》一文表明他对莎士比亚剧作所感兴趣之处在于人物的性格,而不是情节结构;他认为莎士比亚的剧作不适宜于上演,只适于阅读。他唯一的一篇较长的评论文章,是评论华兹华斯的《出游》,其中说出了诗人的天才和独创性。兰姆对文学批评的见解,散见于他的书信中。他十分景仰17世纪的戏剧诗人和散文家福勒、布朗和伯顿,以及18世纪的小说家;他对各时期的写实作品都感兴趣,而对矫揉造作的作品和世外桃源式的田园诗则表示厌烦;他好谈体裁形式,而少谈内容,从不讨论作品的布局结构。
  
  兰姆最大的成就是随笔。他的随笔的最大特点是笔调亲切,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兰姆不像18世纪的散文家,爱讲大道理,阐发哲学思想,他避免谈政治、时事、两性关系、宗教等一切当务之急的问题,而好谈生活琐事和知识性题材,如《万愚节》、《古旧的瓷器》、《偏见一束》、《全世界背后的一部百科全书》等。他的随笔大多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有的风雅幽默,情趣横生;有的则哀惋凄切,悱恻动人。兰姆好推敲文字,爱用典故,注重细节,文体富有个人特色,但从中可以看到蒙田、伯顿和布朗等人的影响。兰姆的随笔后来收为两个集子《伊利亚随笔集》(1823)和《后期随笔集》(1833)。佳作多在前集中,后集的杰作只有《退隐者》一篇,写退休后的闲散生涯,颇饶风趣。他以《随笔集》作者"伊利亚"见知于世。
  
  兰姆还是英国著名的书简家之一。他的书信记载了他与同时代一些著名文人的交往,而他与他们每个人的友谊又各有特色;其次,他的书信富有随笔意味。不谈时事、宗教或哲学问题,有不少对文学的见解、友人的消息以及他本人的生活锁事和爱好等;而更重要的是谈书。兰姆一生嗜书如命,在书信中历历可见。兰姆所有书信中贯穿着失意者的忧郁情调。
  
  1825年兰姆退休,渐趋消沉;玛丽病情又日益恶化,因而移居埃德蒙顿,自此远离亲友,更感生趣索然。1834年卒于埃德蒙顿。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