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相衬法
1)  phase contrast
相衬法
1.
In this paper, the simulated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panda fiber of matching refractive-index (MRI) were given through the structure of the fiber and the physics principles of phase contrast.
从匹配型熊猫光纤的结构及相衬显微技术物理图像出发 ,建立起仿真数学模型 ,计算机仿真了相衬法定轴技术。
2.
Starting from the principle of spatial filtering, the theoretical formulas of Zernike’s phase contrast wave-front sensing technology are deduced, and the small phase distortion limit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phase contrast method is relaxed.
本文从空间滤波的原理出发,推导出Zernike相衬波前传感技术的理论公式,突破了经典相衬法的弱相位近似条件,得出在一般相位条件下差分型相衬传感器的输出光强与入射光波的波前相位之间点与点一一对应成正弦函数关系的结论,表明其作为一种高分辨率波前传感技术在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of phase contrast used as high-resolution wavefront sensor and the test plot of the system based on 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LC SLM) were given.
本文给出了相衬法作为高分辨率波前传感器的理论公式以及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系统试验方案,并介绍了其研究现状及应用条件。
2)  phase-contrast method
相衬法
1.
Surface roughness of transparency material is measured by means of light-cutting method and phase-contrast method.
运用光切法和相衬法对透明材料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
3)  Zernike phase-contrast method
Zernike相衬法
4)  in-line phase contrast
同轴法相位衬度
5)  Zernike's phase contrast method
查涅克相衬法
6)  Phase contrast
相衬
1.
Neutron phase contrast imaging technique;
热中子相衬成像技术的初步探索
2.
Phase contrast imaging which is based on the wave character of neutron beam,is an advanced technique in neutron imaging field.
相衬成像是中子成像领域内的前沿技术,它的成像机理基于中子束的波动性。
补充资料:相衬法
相衬法
相衬法

相衬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特别适用于观察具有很高透明度的对象,例如生物切片、油膜和位相光栅等等。光波通过这些物体,往往只改变入射光波的位相而不改变入射光波的增幅,由于人眼及所有能量检测器只能辨别光波强度上的差别,也即振幅上的差别,而不能辨别位相的变化,因此用普通显微镜是难以观察到这些物体的。

透明度很高的物体,也称为位相物体。相衬法(也叫位相反衬法)是通过空间滤波器将物体的位相信息转换为相应的振幅信息,从而大大提高透明物体的可分辨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相衬法是一种光学信息处理方法,而且是最早的信息处理的成果之一,因此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35年泽尔尼克根据阿贝成像原理,首先提出位相反衬法,由改变频谱的位相以改善透明物体成像的反衬度,1953年泽尔尼克因此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少数几项与光学有关的奖项之一。

实际的做法可以是,在玻璃基片的中心处加一滴液体,液滴的光程引起一定的相移,这样就形成了一块位相板,将这块位相板放置在显微镜的后焦面上,当作一个空间滤波器。在相干光的照射下,像面上出现与物的位相信息相关的图像。像面上的强度分布与样品位相成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样品的位相分布调制了像面上的光强。

泽尔尼克1888年7月16日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个数学教师的家庭里。他父母都是数学教师。父亲当过小学校长,编过数学教材,以注重教学法闻名。泽尔尼克的几位兄妹都是大学教授和文化界著名人士。

泽尔尼克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对物理学的爱好。他小时候就有自己的实验器材库。由于偏爱科学课程,希腊文和拉丁文往往考不及格。在学生时代他把大量时间投入实验,特别是彩色照像术。由于经费有限,他不得不自己备制彩色摄影所需的酒精。他还靠自己的智慧自制了一台照像机和小型天文观测器,配上旧唱机中的发条,竟可用于拍摄彗星照片。他还和其父母一起解过许多数学难题。

1905年泽尔尼克进入阿姆斯特丹大学,主修化学,辅修数学和物理。1908年曾获数学金奖。据说,颁奖前人们问他,愿意拿金质奖章还是要奖金,他回答说:“愿意要钱。”因为他已经享受过获得金质奖章的殊荣。1915年泽尔尼克以应用吉布斯统计力学获博士学位。以后他在这个领域与人合作继续开展研究。

1913年泽尔尼克接受格丁根大学天文学教授卡普顿(kapteyn)的邀请当其助手。1915年任格丁根大学讲师,主讲数学物理,1920年升为正教授。他在统计物理学方面有广泛论著。在实验方面则以灵敏电流计的设计著称,后来这种灵敏电流计被厂家大批生产,得到广泛应用。1930年他回到光学研究,写了关于凹面光栅的像差和空间相干等论著。1938年—1948年他和他的学生们合作,研究透镜像差对衍射花样的影响。

相衬法不是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的,而是泽尔尼克在工作于别的光学领域时发现的。这要从1920年泽尔尼克对衍射光栅产生兴趣时说起。这种反射式光栅是由平面或凹面镜片构成,镜片表面上刻有大量等距的刻痕。刻痕位置稍有差错,就会明显影响光栅的光学效果。刻机周期性重复出现的误差,使光程差发生相应的变化,观察者在观察镜面时,就会看到镜面似乎变得起伏不平。光栅表面细致的刻线直接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看到的只是在镜面上出现相隔较宽的粗线。用这样的光栅所形成的光谱,往往在每根强度谱线两侧伴随有一系列杂乱的弱线,这就叫“罗兰鬼线”。一块完善的光栅,像手掌那么大,拿在手里,在均匀照明之下,看上去色彩丰富,斑斓绚丽,展现出可见光谱里的各种颜色。可是,实际上有的光栅看上去却是“伤痕”遍布,在彩带上叠加了一条条粗线。1902年阿伦(h.s.allen)曾宣称,这些粗线不是真实的,乃是主要谱线与其鬼线互相干涉抵消的结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