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李普希兹映射
1)  Lipschitz mappings
李普希兹映射
1.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Ishikawa s iteration scheme to find fixed points of real Lipschitz mappings.
本文研究使用Ishikawa迭代格式求实李普希兹映射的不动点,指出该迭代格式仅具线性收敛率;对于参变量序列{αn}、{βn}所取的不同的值,比较了迭代格式的收敛速度。
2)  Semi-Lipschitz maps
半李普希兹映射
3)  L-semi-Lipshitz maps
L-半李普希兹映射
4)  uniformly L-Lipsohitzian mapping
一致李普希兹映射
5)  Lipschitz pseudocontractive mappings
李普希兹伪压缩映射
1.
We study the iterative approximation problem of fixed point for a finite family of Lipschitz pseudocontractive mappings.
研究了Banach空间中有限个李普希兹伪压缩映射近迫点序列的收敛性问题,此结果推广了以前的结论。
6)  Lipshitz mapping
李卜希兹映射
补充资料:李普希茨,R.(O.S.)
      德国数学家。1832年 5月14日生于柯尼斯堡(今苏联加里宁格勒),1903年10月7日卒于波恩。1847年入柯尼斯堡大学,185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864年起任波恩大学教授。先后当选为巴黎、柏林、格丁根、罗马等科学院的通讯院士。
  
  李普希茨的数学研究涉及数论、贝塞尔函数论、傅里叶级数论、常微分方程、分析力学、位势理论及黎曼微分几何,其中在微分方程和微分几何方面尤为突出。1873年他对 A.-L.柯西提出的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惟一性定理作出改进,提出著名的"李普希茨条件"。存在性定理的证明有力地推进了对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以及解的近似计算的研究。
  
  李普希茨被认为是(G.F.)B.黎曼事业的继承者之一。黎曼于1854年系统地阐述了高维流形微分几何的主要内容,并于1868年发表了研究 n维流形的度量结构的文章。1869年起李普希茨对黎曼的思想作出进一步阐述和推广,其中对 n维黎曼流形的子流形性质以及对微分不变量的研究,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他还是最早使用共变微分研究微分不变量的人,这个概念后来被G.里奇有效地用于张量分析。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