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perluminal radio sources
超光速源
2)  superlight
超光
1.
The integral equations for order parameter Δ 0, the state density G 0 of incident photons and the interactive potential V 0 are derived based on a “superlight” model.
根据“超光模型”给出了序参量Δ0与入射光子态密度G0、相互作用势V0的积分方程。
2.
We obta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uperlight and optical solitons.
运用正则量子化方法,得到了以唯象极化率表示的非线性作用光场的哈密顿量,揭示出超光介质并不是自散的。
3.
However, coherent light entering a nonlinear polar crystal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new nonclassical light, which we refer to as superlight.
但是,当相干光进入非线性极性晶体中它可以转化成一种新的非经典光,我们称之为超光。
3)  ultra-smooth
超光滑
1.
Relation between ultra-smooth surface formation and polishing time;
超光滑表面的形成与抛光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
4)  faster-than-light
超光速
1.
An exacter expression of faster-than-light;
关于超光速的一种准确表述
2.
However,no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exploration of SETI,and only a little headway has been made in the faster-than-light research.
概述了自1960年以来地外文明探索的情况和超光速研究的进展,指出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5)  super-smooth
超光滑
1.
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 technology for polishing super-smooth optical surfaces;
磁流变抛光超光滑光学表面
2.
The fabrication and testing technology of the super-smooth X-ray optical components of the synchrotron radiation is a new emerging area, it works in the short-waveband and is one of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 optics found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of the soft X-ray.
同步辐射超光滑X射线光学元件的加工工艺与检测技术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工作在短波段的光学元件的加工工艺及检测是软X射线光学基础技术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
6)  hyperspectral
超光谱
1.
Road Condition Mapping with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超光谱遥感路面状况检测的应用研究
2.
A hyperspectral reconnaissance system combining image with spectrum is discussed,based on concave grating and BTCCD,an UV/VIS/NIR broadband hyperspectral system(HIS) is constructed.
描述了图谱合一的新型三维超光谱侦察技术,并基于凹面光栅和背照减薄CCD技术,构建了一种UV/VIS/NIR宽波段超光谱系统。
3.
Especialy the invention of imaging spectrometer, hyperspectral image data with higher spectral resolution have become available.
超光谱遥感被认为是遥感技术的一场革命。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光速
光速
light,speed of

   光波或电磁波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真空中的光速  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量,国际公认值为c=299792458米/秒。17世纪前人们以为光速为无限大,意大利物理学家G.伽利略曾对此提出怀疑,并试图通过实验来检验,但因过于粗糙而未获成功。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O.C.罗默利用木星卫星的星蚀时间变化证实光是以有限速度传播的。1727年,英国天文学家J.布拉得雷利用恒星光行差现象估算出光速值为c=303000千米/秒。
   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A.H.L.菲佐用旋转齿轮法首次在地面实验室中成功地进行了光速测量,最早的结果为c=315000千米/秒。1862年,法国实验物理学家J.-B.-L.傅科根据D.F.J.阿拉戈的设想用旋转镜法测得光速为c=(298000±500)千米/秒。19世纪中叶J.C.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他根据电磁波动方程曾指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静电单位电量与电磁单位电量的比值,只要在实验上分别用这两种单位测量同一电量(或电流),就可算出电磁波的波速。1856年,R.科尔劳施和W.韦伯完成了有关测量,麦克斯韦根据他们的数据计算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值为3.1074×105千米/秒,此值与菲佐的结果十分接近,这对人们确认光是电磁波起过很大作用。
   1926年,美国物理学家A.A.迈克耳孙改进了傅科的实验,测得c=(299796±4)千米/秒,他于1929年在真空中重做了此实验,测得c=299774千米/秒。后来有人用光开关(克尔盒)代替齿轮转动以改进菲佐的实验,其精度比旋转镜法提高了两个数量级。1952年,英国实验物理学家K.D.费罗姆用微波干涉仪法测量光速,得c=(299792.50±0.10)千米/秒。此值于1957年被推荐为国际推荐值使用,直至1973年。
   1972年,美国的K.M.埃文森等人直接测量激光频率γ和真空中的波长λ,按公式c=γλ算得c=(299792458±1.2)米/秒。1975年第15届国际计量大会确认上述光速值作为国际推荐值使用。1983年17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米的新定义,在这定义中光速c=299792458米/秒为规定值,而长度单位米由这个规定值定义。既然真空中的光速已成为定义值,以后就不需对光速进行任何测量了。
    介质中的光速 不同介质中有不同的光速值。1850年菲佐用齿轮法测定了光在水中的速度,证明水中光速小于空气中的光速。几乎在同时,傅科用旋转镜法也测量了水中的光速,得到了同样结论。这一实验结果与光的波动说相一致而与牛顿的微粒说相矛盾(解释光的折射定律时),这对光的波动本性的确立在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1851年,菲佐用干涉法测量了运动介质中的光速,证实了A.-J.菲涅耳的曳引公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