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文心雕龙.辨骚
1)  Biansao of Wenxindiaolong
文心雕龙.辨骚
2)  Wen Xin Diao Long
《文心雕龙》
1.
IS THE PROJECT OF COMPILATION OF WEN XUAN (SELECTED LITERARY WORKS) GIGANTIC OR SMALL?——Checking Wen Xuan Against Wen Xin Diao Long;
关于《文选》编纂“工程”的大小问题——与《文心雕龙》比较
2.
A Case of "Making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in Wen Xin Diao Long;
请刘勰来评论顾彬──《文心雕龙》“古为今用”一例
3)  wen xin diao long
文心雕龙
1.
Views on the “Literary Pivot” in wen xin diao long;
《文心雕龙》之“文之枢纽”辨析
2.
On Sound Rhetoric about Wen Xin Diao Long;
五音比而成声文:《文心雕龙》语音修辞探析
3.
Historical Value of Shizhuan in Wen Xin Diao Long;
《文心雕龙》之《史传》篇的史论价值
4)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文心雕龙》
1.
On View of Using the Nature to Study Literature i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文心雕龙》的“自然”论文学观
2.
The affect of Buddhism Thoughts on Liu Xie s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论佛学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3.
On YANG Shen s Criticism i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论杨慎批点《文心雕龙》
5)  Wen-hsin Tiao-lung
文心雕龙
1.
The similarity in literariness between Wen-hsin Tiao-lung and The New Criticism;
《文心雕龙》与英美新批评关于文学性的共同“诗心”
2.
The New Criticism and the Criticism and the Use of Text of Wen-hsin Tiao-lung;
新批评派与《文心雕龙》批评方法略论及文本运用
3.
On the Image Criticism in ‘Wen-Hsin Tiao-Lung ;
《文心雕龙》的意象批评论
6)  Wenxindiaolong
文心雕龙
1.
LIU Xie s Attitude to the Divination Studies from his Comment of "A Critique of the Divination Studies" in WenXinDiaoLong;
从《文心雕龙·正纬》看刘勰对谶纬的态度
2.
From WenXinDiaoLong ShiZhuan to Understand 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y and its Reform;
从《文心雕龙·史传》看中国传统史学及其变革
3.
A Study of “Eclecticism” in WenXinDiaoLong;
“擘肌分理,惟务折衷”——《文心雕龙》论文方法初探
补充资料:《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南朝梁刘勰著。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分上下两编,各25篇。
    内容 全书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部分。总论含上编的《原道》至《辨骚》5篇,明确提出了其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则,是全书的“文之枢纽”。其中《原道》、《征圣》、《宗经》3篇是理解全书的钥匙。文体论含上编的《明诗》至《书记》20篇。其中前10篇是论有韵之文,后10篇是叙无韵之笔。讨论的文体约35种。对各体又按“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就其源流演变,及其不同特征等分别进行了论述。创作论含下编的《神思》至《总术》19篇,剖情析采,论述了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其中《神思》篇论艺术构思;《体性》篇论作家的风格;《情采》篇论述了作品的文质关系。其详密深刻,远远超过前人。批评鉴赏论含下编的《时序》至《程器》5篇  。其中《知音》篇论述了批评鉴赏的方法和态度;《才略》篇从不同角度品评了历代作家的才能与贡献;《程器》篇论述了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最后一篇《序志》,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和原则。
   
   

《文心雕龙》书影(明万历十年刊本)

《文心雕龙》书影(明万历十年刊本)


   
    主导思想 刘勰继承并发挥了儒家的文学思想,把原道、徵圣、宗经作为理论核心,贯穿全书的始终。认为儒家经典是一切文体的本源,如赋、颂、赞等都源于《诗经》;并从儒家经典的风格特色出发,提出关于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则:“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每一则又都指出了合乎经与不合乎经的两个方面,来作为他品评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从而给他的理论蒙上了一层经学色彩。
    贡献与影响 《文心雕龙》的创作目的是反对当时文风的“浮诡”、“讹滥”,纠正过去文论的狭隘偏颇。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①初步建立了文学史的观念。他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他在《时序》篇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并在《时序》、《通变》、《才略》诸篇里,从上古至两晋结合历代政治风尚的变化和时代特点来探索文学盛衰的原因,品评作家作品。比如他说建安文学“梗概而多气”的风貌,是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而形成;东晋玄言诗泛滥,是由于当时“贵玄”的社会风尚所决定。注意到了社会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决定影响。不仅如此,他还注意到了文学演变的继承关系。并由此出发,反对当时“竞今疏古”的不良倾向。这些都是十分可贵的。
   ②分析论述了文学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主张文质并重。在《风骨》篇里,他主张“风情骨峻”;在《情采》篇里,他强调情文并茂。但在二者之间,他更强调“风”、“情”的重要,他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
   ③从创作的各个环节上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应该避免的失败教训。他指出,在创作上,作家“神与物游”的重要,强调了情与景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他还指出,不同风格是由于作家先天的才情、气质与后天的学识、习染存在着差异的结果。针对当时“近附而远疏”、“驰骛新作”的风气,他提出了继承文学传统的必要,论述了文学创作中“新”、“故”的关系。此外,他对创作中诸如韵律、对偶、用典、比兴、夸张等手法的运用,也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④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在《知音》篇里,他批评了“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各执一隅之解”的不良风尚,要求批评家“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六观”的批评方法:一观位体,看其内容与风格是否一致;二观置辞,看其文辞在表达情理上是否确切;三观通变,看其有否继承与变化;四观奇正,看其布局是否严谨妥当;五观事义,看其用典是否贴切;六观宫商,看其音韵声律是否完美。这在当时是最为全面和公允的品评标准。
   《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奠基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是一份十分宝贵的遗产,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理论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和重视。在中国,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注释、翻译著述颇多。现存版本有影元至正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本,另有今人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文心雕龙校注拾遗》、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