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陈鹤琴教学法
1)  Chen Heqin teaching methods
陈鹤琴教学法
1.
"Chen Heqin teaching methods"should include the life’s goal theory, integration curriculum theory, multi-dimensional pattern theory , four step process theory, principle request theory, taking does as the center game as the main operation methodology,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heory,and so on.
"陈鹤琴教学法"体系从其结构而言可以分为"做人"目的论、"整合"课程论、"多元"教学模式论、"四步"教育过程论、原则要求论、以"做"为中心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操作方法论、师生互动关系论等诸多部分。
2)  Chen Heqin's educational thoughts
陈鹤琴教育思想
3)  Chen Heqin
陈鹤琴
1.
On Chen Heqin s Thoughts of Family Education;
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及借鉴意义
2.
On Chen Heqin s Children Mental Research;
陈鹤琴儿童心理研究的背景、成果及其现实意义
4)  Chen Heqin and "Xiaozhuang Normal School"
陈鹤琴与"晓庄"
5)  Chen Heqin children's music education theory
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
6)  piano teaching method
钢琴教学法
1.
Professor Shen Nai Fan serves as the main object to b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I adopt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on-the-spot inspection method,be tied in piano performance art ,the music aesthetics carries out as far as possible detailed discussion as well as piano teaching method relevent theory to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performing art.
本文以沈乃凡教授为探讨对象,采取对比分析,实地采访的方法,结合钢琴表演艺术,音乐美学以及钢琴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对沈乃凡教授的教学法及其演奏艺术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论述。
补充资料:陈鹤琴(1892~1982)
      中国现代教育家、儿童教育家。浙江上虞县人。1914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1917年毕业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教务长。1923年创办鼓楼幼稚园兼任园长。1927年任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第二院院长。1928~1939年任上海工部局华人教育处长。1949~1959年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1955年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1964年被推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兼南京市主任委员。连任全国政协委员和江苏省政协副主席。1979年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及江苏省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陈鹤琴在求学时就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回国后尤重视儿童教育。他从研究儿童心理着手,特别以自己的子女为对象进行 3年的观察实验,记录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归纳了101条教育总结,于1925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两书。他致力于推进测验运动,编制了中小学各科测验,与廖世承合编《智力测验法》和《测验概要》。他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提出了适合国情和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主张,对幼稚园的课程、故事、读法、设备等进行实验研究提供了具体建议。他编写了各种幼稚园和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设计和推广了玩具教具和设备。他重视师资和儿童研究人才的培养,创立了幼儿师范和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建立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师范训练体系。他与陶行知互相切磋,反对传统的旧教育,赞同陶行知的教育主张,提倡前进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活的教育。1940年后提出了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以及17条教学原则等。他从20年代到50年代初,先后创立幼稚教育研究会,中华儿童教育社,中国幼稚教育社。主编了《幼稚教育》、 《儿童教育》、 《小学教师》、《活教育》等刊物,还主编中国历史故事及小学自然故事等丛书。他还曾热心从事普及教育和文字改革工作,用了近 3年时间进行语体文应用字汇研究,1928年出版《语体文应用字汇》一书,成为编写平民千字课本及儿童国语教科书的依据。他出于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正义感,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组织领导下,1937~1939年主持上海难民教育,并参加推行新文字运动。在报童、难民与工人群众中进行扫盲和抗日救国的宣传。40年代创办了特殊儿童辅导院,对流浪、盲哑残废儿童进行教育。陈鹤琴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对中国20~40年代的教育界与知识界是有影响的,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