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伯彦讷谟祜
1)  Boyannamohu
伯彦讷谟祜
1.
Boyannamohu,son of Senggrencin,was born on the.
清代大量可靠原始档案表明:僧格林沁生于嘉庆十六年六月初五日(1811年7月24日);僧格林沁之子伯彦讷谟祜生于道光十六年正月初十日(1836年2月26日),卒于光绪十七年十月十五日(1891年11月16日);伯彦讷谟祜长子那尔苏生于咸丰五年四月初二日(1855年5月17日),光绪十六年(1890)正月暴卒;伯彦讷谟祜的次子、第三子和第五子已出家为喇嘛;伯彦讷谟祜第四子温都苏的生卒日期目前不详;伯彦讷谟祜第六子博迪苏生于同治十年十月初三日(1871年11月15日),1914年1月8日在北京病故;僧格林沁的曾孙、伯彦讷谟祜的长孙、那尔苏的长子阿穆尔灵圭生于光绪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886年12月19日),1930年5月29日在北京病故。
2)  Nemor River
讷谟尔河
3)  Machilipatnam
默吉利伯德讷姆
4)  Calingapatnam
格灵格伯德讷姆
5)  Nagapattinam
纳加伯蒂讷姆
6)  Subarnarekha River
苏伯尔讷雷卡河
补充资料:张祜
      唐代诗人。字承吉,小名冬瓜。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县)人。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德宗贞元初,宣宗大中中弃世。张祜举进士不第。元和中,赴许州投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幕。既而游于淮海,自嗟穷贱,有"坐愁身兀兀"(《庚子岁寓游扬州赠崔荆四十韵》)之怨。敬宗立(825),以李光颜为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祜复往依。次年九月,光颜去世,张祜乃南游姑苏。时白居易为苏州刺史,祜访谒之。相传白居易戏称张祜诗"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属阿谁?"为"问头"诗,而张祜亦笑白居易"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为"目连经"(《唐摭言》),遂为诗坛佳话。大和三年(829),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素器重张祜的才能,在他任节镇期间,他曾亲草荐表,令张祜缮所作诗300篇诣京进献,为内臣所抑(或说为元稹所抑),书奏不下。元稹不久即东归。与杜牧友善。会昌五年(845),杜牧自黄州移刺池州。张祜前往同游,吟咏唱和。性耿介不容物,数受召幕府,辄自劾去。自后沉浮人间,多在江湖。晚年慕曲阿(今江苏丹阳)风物,遂移家卜筑于此终老。
  
  张祜在元和中即以宫词闻于时,传入禁中,宫女类能谱唱。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宫词二首》其一),尤传诵入口。然当时或病其"辞曲艳发",流于轻薄;据说元稹且以为张祜诗雕虫小巧,有伤风教(皮日休《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其实,其中有些绘声绘色、摹状歌舞艺术的诗篇,容姿体态,形象鲜明,还是值得重视的。
  
  宫词之外,张祜诗以浪迹江湖、流连光景及抒写潦倒生活感受、朋友离合聚散之情的作品为多,其中如《题金陵渡》,写津渡夜景,弥见清丽,尤为后世传诵。同时也有关怀时政的如《喜闻收复河陇》、《元和直言诗》等,评论诗文的如《叙诗》、《读韩文公集十韵》等,其中有不少长篇,前人罕所论列。杜牧、李涉、陆龟蒙等对张祜诗极意称扬。杜牧谓"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李涉谓“爱君气坚风骨峭,文章真把江淹笑”(《岳阳别张祜》),未免有夸大失实之嫌。陆龟蒙评祜"短章大篇,往往间出","及老大,稍窥建安风格",认为其晚年诗作深得"谏讽怨谲"之意,持论较为平允。
  
  《新唐书·艺文志》载《张祜诗》 1卷。传于今者有:清席启寓刻 2卷本《张祜诗集》,清丁丙善本书室所藏及清刘世珩刻 5卷本《唐张处士集》与《张处士诗集》,清代吴寿旸拜经楼藏旧抄 6卷本《张承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南宋蜀刻10卷本《张承吉文集》数种。其中10卷本收诗视诸本为多。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