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舒曼
1)  Schumann
舒曼
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haracter and Singing Style of Schumann s Art Songs;
舒曼艺术歌曲的特点与演唱风格浅析
2.
On Manifestations of Harmony in Schumann s Works;
舒曼音乐作品的和声表现手法
3.
On the Music Style of Frauenliebe undLeben Op.42 of Schumann;
舒曼的音乐风格在《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演唱艺术中的运用
2)  Robert Schumann
舒曼
1.
The Comparison between Francois Couperin and Robert Schumann s Piano Opusculum Characteristics;
库普兰与舒曼钢琴小品艺术风格的比较
2.
Robert Schumann,1810-1856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s of Europeanromantic artists during the early nineteen century, who made marvelous and specialcontribution both on comments on music and music production.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在音乐评论和音乐创作领域都有着杰出而独特的贡献。
3.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Traumerel of Robert Schumann,the reader may find out that its characteristic is mainly presented in the embodiment of iamb theme,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Four Tone sound model through the work.
通过对舒曼特性曲《梦幻曲》的主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主题特征主要体现在抑扬主题动机的使用、四音音型音程结构的设计并贯穿发展等方面。
3)  ManShuLin
曼舒林栓
4)  mansuling
曼舒林
1.
for 3d and one tablet of mansuling in vagina every night for 4d.
曼舒林1片阴道上药,每日1次,连用4d。
5)  Schumann resonance
"舒曼"谐振
6)  Schumann resonance
舒曼共振
1.
Spatial observations of Schumann resonance at the ionospheric altitudes;
电离层舒曼共振的空间观测
补充资料:舒曼
舒曼(1810~1856)
Schumann,Robert

   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1810年6月8日生于茨维考,1856年7月29日卒于波恩附近的恩德尼希。7岁从教堂管风琴师学钢琴,12岁开始作曲。中学时深受浪漫主义文学影响。1828年入莱比锡大学学法律。1830年从F.维克学钢琴,从H.L.E.多恩学作曲,因手指受伤而放弃钢琴专事作曲。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1840年与维克之女、钢琴家克拉拉结婚。1843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次年与克拉拉去俄国旅行演出,回国后迁居德累斯顿。1850年任杜塞尔多夫市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指挥,1853年因精神病而离职。
    
   

图片

图片


   
   

舒曼墓

舒曼墓


   
   舒曼30年代的创作主要是钢琴音乐,其中富于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气质体现得最为鲜明。由12首乐曲组成的钢琴套曲《蝴蝶》,表现作者在幻想中自由翱翔的乐思;《狂欢节》由21首各具标题的乐曲组成,用一个核心性的音乐动机,将狂欢节上出现的各种人物的形象和情景贯穿起来;由18首乐曲构成的《大卫盟员舞曲》,表现了作者幻想中的大卫同盟成员弗洛雷斯坦和奥伊泽比乌斯的形象和性格;钢琴套曲《克赖斯勒偶记》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作者面对庸俗、浅薄、空洞的音乐现状产生的苦闷和不满。1840年他写了大量艺术歌曲,其中包括用海涅的诗谱写的《歌曲集》(9首)和声乐套曲《诗人之恋》(16首),用A.von沙米索的诗谱写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和生活》(8首)用 J.W.von歌德、G.G.拜伦等人的诗谱写的《桃金娘歌曲集》(26首),用H.海涅的诗谱写的叙事歌曲《两个掷弹兵》等。40年代创作的重点是大型器乐曲和大型声乐曲。第一交响曲《春天》是一部具有生活风俗性的古典传统式结构的交响曲,由F.门德尔松指挥初演获得成功;第四交响曲规模较小,但结构上很有特色,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唯一的一部钢琴协奏曲(a小调)颇具刚健的气质。比较重要的室内乐有献给门德尔松的3首弦乐四重奏、降E大调钢琴四重奏、d小调钢琴三重奏和F大调钢琴三重奏等,最优秀的是降E大调钢琴五重奏。其他作品有清唱剧《天堂与谪仙》、序曲《曼弗雷德》和唯一一部歌剧《格诺菲娃》。50年代的作品虽不少,值得一提的只有第三交响曲,其中包含舒曼音乐作品中少见的某种宏伟气概。
   舒曼在《新音乐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生动泼辣、尖锐犀利的音乐评论文章,阐述了他具有浪漫主义美学倾向的音乐美学思想,强调音乐是感情的表现,反对将音乐同现实生活隔绝,尖锐批判了30、40年代德国音乐创作中的庸俗倾向。1854年他将自己的文章汇编成《论音乐与音乐家》出版(有中译本)。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