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多义成语
1)  polysemous set phrase
多义成语
1.
The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polysemous set phrases can not be overlooked in the field of contrastive phraseology.
在对比成语学的研究中,多义成语的对比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且对比多义成语的前提就是要先弄清语言间多义成语的等值问题。
2)  semantic integration
语义集成
1.
Using ontology to achieve the semantic integr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用本体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语义集成
2.
Research on Ontology Building and Semantic Integration;
本体构建与语义集成研究
3.
Research on Ontology-based Architecture of Web Data Semantic Integration;
本体驱动的Web数据语义集成体系结构的研究
3)  semantic components
语义成分
1.
Analysis of semantic components and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of the "laugh" type verb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英汉“笑”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及词化模式分析
2.
As components of word meaning,semantic components aren t hypothesized theoretical entities as it has their corresponding forms of symbols,i.
作为词义构成成分的语义成分不是假设的理论实体,有相应的符号形式载体——语素,语素即为语义成分符号化的结果。
3.
From the combining of the form and meaning, the link of the static state and dynamic state, the integrating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the book,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emantic structure and the semantic components of sentence constituent systematically, combines the syntax and pragmatics together and supplies much enlightenment.
《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立足于句子的语义平面,贯彻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全面系统地探讨句子的语义结构和语义成分的构成情况,并将其与句法、语用联系起来,给人以诸多有益的启迪。
4)  semantic elements
语义成分
1.
The way Chinese and English realize the semantic elements of the same event may be similar in one aspect but different in other aspects.
运动等事件范畴各基本语义成分在英汉语中的语言体现形式是同中有异。
2.
This article has summed up the development sequence of the semantic elements of substantive objects in children s language based upon the corpus collected from children s language materials.
本文根据儿童语料归纳出儿童语言中体词性宾语语义成分的发展序列。
5)  semantic component
语义成分
1.
The process of inherent semantic components formation of a lexical item is complicat- ed and controlled by various factors.
词项中先天具备的语义成分实现为语形的过程是复杂的,会受到许多因素的控制。
2.
From the semantic role ,this paper divides the "N" into the necessary semantic components such as "patient"、"result"、"causer"、"agent" and the non-necessary semantic components such as "scope"、"method"、"time"、"location"、"reason"、"motive",and put the .
从充当的语义角色上,本文把N分为了表受事、关涉、结果、施事等必有语义成分和表范围方式、时间处所、原因目的等非必有语义成分,并对其中表“范围方式”的定语名词的功能特征进行了重点考察。
3.
In the base of the large-scale tagged corpu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semantic components and corresponding relations between semantic components and syntactic components.
本文是在大规模标注语料库的支持下,研究各种语义成分的特征以及语义成分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
6)  sense component
语义成份
1.
Componential analysis is a method of analyzing the meanings of a word on the basis of its sense components.
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在语义成份层面上比较词义的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分辨词义。
补充资料:多字成语

三字:

1、 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2、 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杜甫有诗云:“赖有杯中物,还同

海上鸥。”

3、 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4、 杵臼交:杵臼,舂东西的木棒与石臼。后称交友不嫌贫*。

5、 掉书袋:掉弄书袋,指言谈中喜欢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

6、 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7、 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8、 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9、 父母官:古时对州县官的称呼。

10、 父母国:古时称自己出生的国家。

11、 父子兵:上下关系亲如一家的军队。

12、 风马牛:即风马牛不相及,喻指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左传·僖公

四年》记载:“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13、 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

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所以称黄粱梦。比喻虚幻

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14、 紧箍咒:《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传授给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

语,后来比喻束缚人的框框。

15、 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司马迁在《报任少卿

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16、 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

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

17、 每事问:遇事多做调查研究。陶行知有诗《每事问》云:“人力胜

天工,只在每事问。”

18、 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楚的事情。

19、 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

20、 绵里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也比喻小心珍护。

21、 迷魂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

话语或行为。

22、 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23、 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后来指凭空捏造罪名。

24、 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

25、 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供奔走使役的人,后多用以比喻为别人效

力的人。

26、 鸟兽散:人群象鸟兽般一哄而散。

27、 牛马走:本意是指在皇帝前如牛马奔走的人。常用作自称的谦词。

28、 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29、 敲边鼓:意思是从旁帮腔。

30、 敲门砖:拣砖头敲门,门开后即弃砖。比喻猎取功名的工具,功名

到手即可抛弃。

31、 敲竹杠:借故欺诈或要挟,以骗取财物。

32、 清君侧: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33、 绕指柔:原意自喻英雄失志,俯仰由人。后来亦借以形容柔软。

34、 杀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宋朝苏东坡诗《次韵林

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云:“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

春。”

35、 狮子吼:佛教徒比喻佛祖讲经,如雷震天地。

36、 忘年交:指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

友。

37、 无底洞:比喻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

38、 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象认为如此,

与事实并不相合。

39、 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40、 一窝风: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41、 一言堂:原来是旧时商店挂的匾额,表示买卖公平不二价。后用以

反映领导作风不民主,一个人说了算。

42、 眼中钉:比喻极其厌恶憎恨的人。

43、 应声虫:随声而应的虫。比喻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44、 执牛耳:古代诸侯歃血为盟,割牛耳取血,盛牛耳于珠盘,由主盟

者执盘,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

位。

45、 直如弦:像弓弦一样的正直。《后汉书·五行志》记载了一首童

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46、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像认为如此,

与事实不相合。

47、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