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上海原住民
1)  Shanghai aborigine
上海原住民
2)  shanghai house
上海住宅
3)  indigenous people
原住民
1.
They are not only the main sources of livelihood,but also a main way of cash income for indigenous people dwelling in most mountainous areas of tropics and subtropics.
非木材林产品(NTFPs)是指从森林植被中采集的药材、食物(如野菜、野果等)、树脂树胶、纤维或其他非木材类产品,它们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食物、药材等日常生活必需品,而且也是许多地区原住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
2.
In China Indigenous people refers to the “national minority” who inhabit the frontier area.
在中国,原住民泛指居住在边疆地区被称为“少数民族”的群体,虽然有东突厥等民族(原住民)问题时而显露,但在社会主义“多元一体化”的格局中,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成为世界规模的原住民运动在我们眼中可被视为他者的话语。
3.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building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s sightseeing tribe in Taiwan,the author holds the view that we can use their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in terms of building objective,planning and managerial approach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tribal tourist features.
在对台湾原住民①部落②观光营造理念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营造的目的、规划和管理的方法以及部落旅游特色的形成等方面,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有值得借鉴之处。
4)  native ethnic groups
原住民族
5)  Original residents
原住居民
6)  indigenous knowledge
原住民知识
补充资料:上海天原化工厂
      中国第一个氯碱厂。前身为天原电化厂,由实业家吴蕴初集资创办,1929年建厂于上海,1930年投产。抗日战争期间,内迁四川,于1940年在重庆建成投产,名为重庆天原电化厂。1943年又建立宜宾天原电化厂。1946年在上海恢复了天原电化厂的生产。1952年与吴蕴初创办的天利淡气制品厂(见彩图。主要生产合成氨、硝酸)合并称天原天利厂,1956年分建为天原化工厂和上海化工研究院,同年天原化工厂更名为上海天原化工厂,以区别于重庆、宜宾天原厂。
  
  天原电化厂初建时只生产烧碱、盐酸、漂白粉三种产品。1949年,日产烧碱约10t。80年代,年产烧碱100kt以上,此外还有盐酸、漂粉精、聚氯乙烯等20余种无机和有机产品,为中国氯碱工业主要厂家之一。
  
  天原化工厂屡次革新其技术装备,1957年与化工部设计院协作试制成功立式吸附隔膜电解槽,后在中国氯碱工业中推广应用。1973年试制成功大型工业化金属阳极电解槽,还与上海化工研究院、锦西化工机械厂协作试制成功国内首创的氯气离心压缩机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