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实习导生制
1)  tutorial system in teaching practice
实习导生制
2)  interns system
实习生制度
3)  production exerciation
生实实习
4)  supervision and instruction on field trip
实习督导
5)  Student guide
实习导游
6)  intern-instructor contact list
实习生-导师联系册
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 - instructor contact list" o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目的探讨"实习生-导师联系册"在护理本科生实习中的作用。
补充资料:导生A

国标编号 ----
CAS号
分子式
分子量

无色至稻草黄色液体;闪 点123.9℃;熔点12.3℃;沸点258℃;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乙醇等;密度;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主要用途:用于低压高温的热载体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时,呼吸道剧烈刺激、喉灼痛感、头痛、眩晕、干咳,呼吸困难等。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头痛、乏力、失眠等,以及呼吸道刺激症状。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对眼睛、粘膜有刺激作用。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WS/T134-1999 作业场所空气
乙醚-丙酮比色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三版)杭士平主编 空气
紫外分光光度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三版)杭士平主编 空气
硝化比色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三版)杭士平主编 空气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7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干粉、砂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