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
1)  view and standard of practice
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
1.
Marxist philosophy s view and standard of practice,production,and common masses are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ry.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生产力观点和生产力标准、人民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标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2)  point of practice
实践观点
1.
The most basic viewpoint at the core is the point of practice whose establishment is the key to the reform of Marxist philosophy.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与核心的观点是实践观点,实践观点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变革的关键。
3)  Practice standard
实践标准
1.
Both of its realization and test are achieved through respecting the practice form the mass, and adhering to the practice standard.
通过实践实验,促进了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尊重群众实践,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坚持实践标准,检验了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
4)  criterion of practice
实践标准
1.
Deng XiaoPing deepens criterion of practice by cri.
该文以对话形式论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新哲学中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统一关系问题 ,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唯物史观之外讲实践 ,忽视生产劳动实践观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马克思唯物史观新唯物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2.
The essay saying, both the criterion of truth and the criterion of practice are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the monistic and variety.
从前者看,接受检验的不是真理而是认识,真理的标准不是实践而是认识所反映的容观对象;从后者看,真理标准和实践标准都是一元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这要求我们既要科学地对待各种不同的理论,又要在坚持实践标准的同时正确对待并重视直观观察、逻辑证明和理论论证三种具体实践方法,既高扬实践的权威又反思实践的局限性。
5)  practical standard
实践标准
1.
So it is a scientific attitude to uphold the practical standard as a basis.
实践以无可争议的事实证明某种认识的真理性,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逻辑论证是实践的产物,是实践检验的一种延伸,所以,坚持以实践标准为基础,准确地运用逻辑论证为真理及其实践服务是科学的态度。
6)  the practice criterion
实践标准
1.
About subjective dimension of the practice criterion;
关于实践标准的主体向度问题
2.
Among Deng Xiaoping s value viewpoints, the people s interest criterion, the productive forces criterion and the practice criterion are the form of socialism criterions.
在邓小平价值观中,人民利益标准、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标准,它们依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根本价值手段及探索和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根本途径,分别是社会主义最高价值标准、根本价值标准和终极评价标准。
补充资料:实践
实践
practice

   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的社会的、历史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感性活动,是客观过程的高级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全部人类历史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自身和人的认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①改变自然,迫使自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它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②以调整和改革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③以探索客观世界奥秘或寻觅有效实践活动方式为直接目的的科学试验活动。除以上3种基本形式外,教育、管理、艺术等一切同客观世界相接触的人的有目的的感性活动,都是实践。实践是人的主观的、感性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社会的活动,是历史的活动。科学证明,人类历史同自然历史都是客观的过程。同样,构成人类历史的实践以及实践自身的历史发展也是一个客观的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要改变世界必须认识世界。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在现代,实践的发展促使科学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促成新科学的诞生。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同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必须满足实践的需要,为实践服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同时,也只有实践才使人们获得并不断发展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失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在历史地发展着和完善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第一次对实践作出全面的、科学的考察和规定,并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哲学,由此制定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完成了旧唯物主义所无法完成的彻底批判唯心主义或神秘主义的任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
   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表现得日益明朗,致使西方的唯心主义哲学也不得不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反映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哲学十分强调实践的意义,但它否认实践的客观性,甚至否认实践对象的客观性,把实践等同于主观经验;否认客观规律对实践的制约,把实践的能动性夸大为人的主观随意创造;否认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把实践当作个人生物式地应付环境的行为;把实践取得对个人有用的效界看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完全不考虑认识内容是否和客观相符合。因此,实用主义的实践观是一种同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