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僧传
1)  biography of monks
僧传
2)  Gao Sen Zhuan
《梁高僧传》
3)  Gao Seng Zhuan
《高僧传》
1.
Brief Analysis of Dissimilarity in the Purposes and Ideas of Writing Gao Seng Zhuan and Xu Gao Seng Zhuan;
简析《高僧传》与《续高僧传》成书目的及作传理念之异同
4)  Gao Seng Zhuan
高僧传
1.
Verb-complement Construction in Gao Seng Zhuan;
《高僧传》中的述补结构
5)  GaoSengZhuan
《高僧传》
1.
"GaoSengZhuan" which written by HuiJiao in the Liang Dynasty is the earliest r.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以僧人传记最为发达,梁代释慧皎撰写的属于传记体例的《高僧传》是目前保留下来的最早的一部代表作品。
2.
As a masterpiece in Buddhism history, Gaosengzhuan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Wei dynasty, the Jin dynasty, the South dynasty and the North dynasty.
《高僧传》作为一部佛教史学名著,对于中国佛教史、中国文化史以及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6)  Continuation Eminent Monk Biography
续高僧传
1.
This essay deals with the language of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 Continuation Eminent Monk Biography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本文以初唐汉文佛典文献《续高僧传》为研究对象,旨在采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续高僧传》中存在的语法、词汇现象作细致的描述;同时,也对一些语言现象试图作出解释,希望能通过专书语言的研究对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材料和观点。
补充资料:僧传
【僧传】
  僧传是记载古来对于中国佛教有贡献的僧人传记的总称。
  僧传的撰作,最早为个别僧人的传记。其次是同一类别僧人的传记,其中有的专记西行求法僧人,有的专载高逸人物,有的专记一山一寺僧人,有的专志某宗某派大德。再次是综合性的僧传,这种传记,幅度宽广,时代绵长,人物众多,卷帙也较大。自从梁释慧皎著《高僧传》以后,它的分类方式和写作形式便一直影响于后代,成为总传的典范。
  以上三类僧传产生的时代虽有先后,但它们在佛教历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僧传主要记载僧人的活动,而这些活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和一切有关佛教的大事--佛教的盛衰,经典的翻译、注疏,宗派的建立,学说的传播以及典章制度、寺宇建筑、国际间佛教交流等等,都会在他们的传记里反映出来。这就成为研究佛教历史必不可少的资料了。
  现在分别介绍三类传记如下:
  一、总传,现存的有:
  (一)《名僧传》摘抄本一卷。原三十卷,《序目》一卷,梁释宝唱撰,今佚。本书创始于天监九年(510),搜集前代僧录、碑志以及口述等,区别部类,到十三年(514)始编纂完成。作者在编纂中因将谪配越州,加紧缵集芟改,而成定本。其第十八卷有《僧祐传》,祐卒在书成之后(天监十七年,518),当是出于增补的。僧祐是作者的老师,祐著《出三藏记集》末三卷是僧传,对本书有直接影响(见本书自序)。
  本书分法师、律师、禅师、神力、苦节、导师、经师七科。又分子目:外国法师四卷,包括一般法师和神通弘教二类;中国法师十三卷,包括高行、隐道和一般法师三类;律师一卷,禅师二卷,神力一卷,不分类;苦节七卷,分兼学、感通、遗身、宗索(素)、寻法出经、造经象、造塔寺七类;导师一卷,经师一卷,不分类。正传共四百二十五篇,著录后汉、吴、晋、姚秦、北魏、宋、齐七个王朝名僧四百二十五人;附见的僧人甚多,今不得其详。正传中佛图澄、慧远传的篇幅都很长,人各一卷。又晋、宋、齐等南朝的僧人,在全书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与作者身处南方受到地域的局限有关。从现存的抄本传第十八谈“礼法”一篇是属于律师科的序文来看,大概原书每科之前都是有序的。卷末有自序和目录,自为一卷(见《法苑珠林》卷一百及《续高僧传》卷一《宝唱传》)。此书搜罗繁富,正传有八十余人为《高僧传》所无;又有些人在本书中有专传,而在《高僧传》仅是附见,可见《高僧传》不如本书记载的详细;即两书同样有传,而从现存的抄本“说处”来看,有些事情也是《高僧传》所未载。又本书还记录学说和著作,如:三乘渐解实相事、无神我事、慧远习有宗事、竺道生立佛性义、观空义、善不受报义、昙济七宗论序等,都是佛教教义上的重要言论,《高僧传》也缺载,由此可见本传是有许多优点的。
  本书现存抄本是日本释宗性在文历二年(1235)所摘录。卷首保存全部目录,卷中也有原文的片段,末附“说处”即要点的条目。抄本重点虽放在有关弥勒感应的记载上,但保存了原文一小部分,使本书的面貌仍可依稀辨认出来。这实在是于《高僧传》以外,研究中世纪佛教所不可缺的一部传记。
  (二)《高僧传》十四卷,梁释慧皎撰。(另见专条)
  (三)《续高僧传》三十卷,唐释道宣撰。(另见专条)
  (四)《宋高僧传》三十卷,宋释赞宁撰。(另见专条)
  (五)《新修判分六学僧传》,简称《六学僧传》三十卷,元释昙噩(1285~1373)撰。本书根据梁、唐、宋三部《高僧传》重编,撰稿于至正九年至二十三年(1349~1363),依照六学分类而完成。其自序说,梁、唐、宋三传的文字,大率是六朝五季的风格,制体卑弱,缺古文的气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