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人口较少语言的调查
1)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languages used by underpopulated minorities
人口较少语言的调查
2)  survey of languages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
3)  language investigation
语言调查
1.
Conbining two Kado students analyse of language investigation, finding the real d.
卡多话有自己独立的语音系统,哈尼卡多人在学习普通话时遇到的最大的干扰就来自于他们的母语本文首先通过对比哈尼卡多话与普通话在语音、语法上的差异,探究母语对学习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以及语法上可能存在的母语影响,再结合对两位哈尼卡多族学生的语言调查情况分析,找出在语音上和语法上真正影响普通话学习的母语干扰因素,研究其特征及规律,并最终制定出克服其影响的教学对策。
4)  Minority Nationalities with less population
人口较少民族
1.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policies and solutions to poverty-reduction based on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asons of poverty of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with lesspopulation,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with less population.
本文在对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人口较少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加快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的措施和建议。
2.
Some economic systems formed by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with less population during the long period of production and social economic life help mediate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ll nationalities.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的经济制度在规定、协调、促进各民族的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功能。
5)  Smallest ethnic group
人口较少数民族
6)  population less minorities
人口较少民族
1.
Althoug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less minorities has mad tremendous progress,they are yet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for China to build well-off societ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万以下的较小民族有22个,人口较少民族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There are 22 population Less minorities under 100 thousands among 55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which those are difficulties and importance for China to build harmonous society,Under the building well-off society,there ar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nd cultural for population Less minorities to build the well-off society.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补充资料:人口抽样调查
      人口统计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指按随机原则从所研究的人口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并根据所得的数据,推断总体相应各项指标值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的特点是:①人口抽样调查只调查被抽取的一部分单位;②调查目的是为了推断人口总体,必须抽选足够的单位数以达到一定的可靠性和精确度;③抽取的方式必须是随机的,总体各单位都有被抽取的相同机会。
  
  抽样方式  根据人口抽样组织方式的不同,有简单随机抽样、分类(层)抽样、多阶段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等多种形式。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在实施人口抽样调查时,通常加以综合运用。
  
  简单随机抽样  也叫纯随机抽样,是指对总体各单位不经过任何整理而抽取调查样本。为了避免被抽取的单位过度集中或分散,人口抽样调查一般不用纯随机抽样的方式。
  
  分类(层)抽样  当人口总体各单位的调查标识值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时,为了使同样数目的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可以先把人口总体单位按类型分层,把标识值比较接近的单位分在一起,使层内的差异缩小,然后在各层中再按随机原则抽选样本。如研究人口自然增长率时,可以划分为城市、山区农村、丘陵农村、平原农村等层。通过分层,使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较为均匀。分类抽样比纯随机抽样更易应用,而且可以提高抽样效率。
  
  多阶段抽样  指在抽选样本单位时,把人口总体分成若干级,采取逐级抽取样本的方式,先抽取大的样本单位(即初级单位),最后抽出直接调查登记的基本单位。这种抽样调查方式,大多在人口总体单位的范围分布广,一次抽取基本单位比较困难时采用。
  
  等距抽样  又称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这种方式是把要研究的人口总体按一定标志排队(如按出生率高低或自然增长率高低等有关标志进行排队,或按其他无关标志进行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机械地抽取样本单位。
  
  整群抽样  它不以人口总体中的基本单位(如户是基本单位)作为抽样单位,而是以基本单位所组成的集合群体作为单位(如居民小组是一个集合群体单位),并对抽中群内的所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
  
  人口抽样调查的优点  可以节省人力、财力和缩短调查时间;同时由于抽样单位少,可以减少调查误差,甚至比全面调查取得更为准确的资料。因此,已被中国统计部门、各有关单位和人口科研机构广泛采用。
  
  人口抽样调查的作用  主要有:①用于专项人口调查,如妇女生育率抽样调查、老年人口抽样调查等;②用于定期人口抽样调查,如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③用于两次人口普查间的简易人口普查,如1987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④用于人口普查中对部分项目使用抽样方法进行调查以及提前汇总部分人口普查资料;⑤用于检验人口普查登记质量等。
  
  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80年代以来所实施的一项全国规模的定期人口抽样调查。国家统计局在1982年人口普查的基础上,自1982年开始,每年调查一次,形成了一项调查制度。调查目的是为准确及时地掌握每年人口变动情况,并为国家检查人口政策和人口计划执行情况提供可靠的调查数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是:以出生率作为估计样本的依据,确定把握程度为95%,允许误差为0.5‰,样本规模约47万人,总概率为万分之四点五,即近似1/2000。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等距整群的抽样方式。先按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县、市分层,然后按县(市)、乡(街道)、村民小组(居民小组)3个阶段抽样。第一阶段:省抽县、市(区)。县和市分层后,分别按地址码顺序排队,以累计的人数等距抽取15%的县或市(区)。第二阶段:在被抽中的县、市(区)内,以相同的方法抽取10%的乡或街道。第三阶段:在被抽中的乡或街道内,以相同方法抽选 3%的村民小组或居民小组。对被抽中的村民小组或居民小组范围内的全部家庭户进行调查。例如,1985年中国人口变动情况的抽样调查,在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抽取了413个县、市(区),960个乡(街道),3557个村民小组(居民小组)。
  
  调查项目有:姓名、与户主的关系、户口登记状况、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1月1日在户状况、12月31日在户状况、出生、死亡、迁入、迁出、育龄妇女生育子女总数和存活子女总数,以及当年生育胎次等15个项目。重点是调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以及人口总数的变动情况。根据国家需要,每年还在调查中增加或调整个别重要项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