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女性解放运动
1)  Chinese Female Liberation Movement
女性解放运动
2)  the 1st wave in feminism movement
第一次女性解放运动
3)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妇女解放运动
4)  the women's libbers
妇女解放运动者
5)  the `women's movement
妇女解放运动.
6)  women's liberation
女性解放
补充资料:部落解放运动
      日本部落民反对歧视和压迫、争取平等权利、改善生活条件和彻底解放的运动。德川幕府时代,从事屠宰业、皮革业等所谓贱业者和乞丐游民被视为贱民,前者被辱称"秽多",后者被辱称"非人"。他们被排斥在"士农工商"四民等级之外,聚居在条件恶劣的官府指定区域,身份、职业世袭,严禁与平民通婚,形成特殊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民处于社会最底层,备遭歧视和压迫。1871年8月28日,明治政府颁布太政官布告第61号,宣布"废除秽多、非人等称呼,尔后其身份、职业均与平民同"(通称"解放令")。但实际状况毫无改善。20世纪初,部落中上层人物提倡改良风俗,与部落外民众交往,开始形成部落运动。1922年3月3日,受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部落青年发起成立"全国水平社",提出"以部落民自己的行动争取彻底解放"的纲领。从此,部落运动发展为战斗的部落解放运动。水平社领导部落民对歧视性言行进行制裁斗争,如1926年制裁福冈联队歧视部落民出身士兵的斗争和1933年制裁高松地方法院在判决中歧视部落民的斗争。1937年水平社有391个地方组织和4万多名成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水平社被迫于1940年8月自行解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宪法规定,"不因人种、性别、身份、门第等不同而受歧视"。但歧视部落民事件屡有发生,部落民的生活、就业、教育与一般人之间仍有很大差距。因此,部落解放运动重新兴起,1946年 2月19日成立"部落解放全国委员会",1955年8月改称"部落解放同盟",发动了要求政府制定部落解放政策的群众斗争。1969年6月,政府制订为期10年的《同和对策事业特别措施法》,后累计拨款6840亿日元,资助改善部落的住宅环境、医疗福利、企业资金、职业训练以及文化教育等项事业。1979年,该法延长3年。现有的6000个部落、300万部落民的状况已有所改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