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方法论视角
1)  methodological viewpoint
方法论视角
1.
Reflection on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of higher education:from the disciplinary to the methodological viewpoint;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反思——从学科性视角到方法论视角的转向
2)  five-perspective methodology
五视角方法论
1.
Then,the five-perspective methodology was proposed,which consisted of five research perspectives:being practical,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being concise,dividing and human-machine system.
提出了由务实、广泛集成、简洁、分治和人机系统等五类研究视角构成的五视角方法论,分析了其重要性和内涵,并通过要素轮与视角锥阐明了方法论各组分的关系。
3)  basic stand and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基本立场和方法论视角
1.
These problems are:(1)Being short of definitions on research subject——"culture",which should be logical,practical and explanatory;(2) Being short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framework,basic stand and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3)Being short of capacity to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issues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s.
没有建立起既符合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又适合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之本质特征的哲学研究框架、基本立场和方法论视角;3。
4)  perspective and method
视角和方法
1.
The perspective and method of bibliographic study of fiction can be summed up as follows: the definition of the fiction s concept, the collection of the text,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e and the arrangement of catalogue.
小说目录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可以归纳为这几个方面:小说观念的确定、小说文本的收集和整理、小说类型的划分、小说书目的排列顺序。
5)  View_based method
基于视角的方法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View_based method of objects recognition,analyses the RBF Neural Network and RBFNN training algorithm.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基于视角的对象识别方法 ,对径向基函数 ( Radial BasisFunction)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分析 ,分析了其训练算法 ,给出了一种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基于视角的方法分析和合成图像的方法 ,并在 MATLAB平台实现。
6)  theory perspective
理论视角
1.
Since the education sociology of our country recovered and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20 years, it has formed two kind of theory frames(strength on system and problem s tropism)and two kind of theory perspectives (sociology and education), and has a subject s self-conscious.
我国教育社会学自恢复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两种理论框架(注重体系和问题取向)及两种理论视角(社会学和教育学),具有了初步的学科自我意识。
补充资料:《心理学的方法论和理论问题》
      苏联心理学家 Β.Ф.洛莫夫探讨心理学的系统观点问题的理论著作。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全书分7章:心理科学的现状及其一般理论发展;心理学的系统观点;心理学中的反映范畴;心理学中的活动问题;心理学中的交往问题;心理学中的个性问题;人的心理的决定关系中的社会的东西和生物的东西。作者指出,当前心理学发展的现状是急速分化,亟需整合;人处于多种系统(社会系统、生物系统、物理系统)的定义点上,人的存在是一个综合系统的过程,人的心理处于不同序列的关系中,因而人的心理就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运用系统观点,才能理解人的心理的实质,才能实现心理学的整合。作者还提出了在心理学中实现系统观点的6个原则:①要从心理所涉及的不同水平方面进行考察;②心理是多测度的,要进行多测度的分析;③心理是多层次结构,要进行层次分析;④要考虑到心理特性的多序列性;⑤要在发展中进行考察;⑥对心理现象的决定关系不能作直线式理解,要考虑到它的多水平、多侧度性质,也即系统的决定关系。随后,作者从他的系统观点出发以主要篇幅分析了心理学的一些根本性范畴:反映活动、交往、个性、人的心理中的社会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
  
  洛莫夫是60年代末以来苏联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他生于1927年,1989年逝世。1963年获列宁格勒大学心理科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教授、心理学系主任。是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1967)和苏联科学院通信院士(1976)。曾任苏联心理学会主席(1968~1983),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1976,1984),苏联科学院人的综合科学研究委员会主席。他早年从事工程心理学研究;自1972年任苏联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以后,致力于心理学方法论问题的研究。他的系统观点是贯串该研究所全部研究工作的主导思想,在苏联心理学界有很大影响,也反映了当前苏联心理学在基本理论思想方面的最新进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