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刘易斯区间
1)  Lewis interval
刘易斯区间
1.
To confront with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Lewis interval",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construct new "three-segment" model of combination of working with learning,every segment operates independently as well as link organically to form harmonious symbiosis.
应对"刘易斯区间"的机遇与挑战,高职教育应建立"三段式"工学结合的新模式,各段既相对独立运行又有机联动,构成和谐共生体;应以新型的职教模式供给满足时代变革的需求,即"大职业教育"新体系,引领高职教育进入新境界。
2)  Lewis number
刘易斯数
1.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among Lewis number(Le),Lewis relation and Lewis factor(Lef) discussed.
分析了刘易斯数、刘易斯关系式与刘易斯因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计算得到了蒸发式冷却器空气与水热湿交换过程的刘易斯因子取值范围大约在0。
2.
The detailed effects of cross-wind o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including Merkel number and Lewis number,are studied by thermal state model experiment based on similarity theory.
外界侧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的传热传质性能,本研究根据相似理论,通过热态模型试验,以冷却数和刘易斯数为出发点,研究了外界侧风对冷却塔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
3)  lewis [英]['luis]  [美]['lʊɪs]
刘易斯
1.
Lewis model has high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on analyzing surplus-labor existence,change of the two departments in trading conditions,input effective employment,the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of the traditional department and so on.
刘易斯模型在分析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两部门交易条件的变化、输入地有效就业和传统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等问题时具有高度科学性和实用性。
2.
Lewis won the Nobel Economic Prize for his great devotion to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his thought of dual economy was widely applied to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刘易斯因其在发展经济学上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提出的二元经济思想也被广泛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析。
3.
A comparison is made against Galbraith s criticism of the mainline economics and his social reformist ideas along with the analysis by the development economist Lewis of the functions of institutions for the economic growth, thus establishing the important guidance of Myrdal s institutionalist economic theory for developing c.
在此基础上 ,与加尔布雷思对主流经济学的批评和社会改良思想进行了比较 ,并与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对制度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分析进行了比较 ,提出缪尔达尔的制度经济思想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Wyndham Lewis (1882~1957)
刘易斯,W.
5)  Warren Kendall Lewis (1882~1975)
刘易斯,W.K.
6)  Clarence Irving Lewis (1883~1964)
刘易斯,C.I.
补充资料:刘易斯,S.
      美国小说家。1885年2月7日生于明尼苏达的索克中心,1951年1月10日在意大利逝世。
  
  
  
  
  
  
  在耶鲁大学求学期间,曾一度离开学校,在厄普顿·辛克莱创办的赫利孔社会主义居民试验区工作。1907年大学毕业,当过编辑,并开始创作。1920年,他的长篇小说《大街》出版,引起巨大的反响。接着,他又写成《巴比特》(1922)和《阿罗史密斯》(1925)。这三部小说被认为是他的最优秀之作。其中《阿罗史密斯》曾获1926年的普利策文学奖,但他拒绝受奖。此后他又写了《埃尔默·甘特利》(1927)、《多兹沃思》(1929)等长篇小说。193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30年代以后,他的作品缺乏深度,写作技巧也大不如前。
  
  20世纪初期,美国有一部分作家打破了把乡村生活田园诗化的传统,开始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乡村生活。这一文学现象被称为 "乡村的叛逆"。 刘易斯是它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大多以乡村和小市镇生活为题材。《大街》的女主人公卡罗尔与丈夫威尔·肯尼科特来到明尼苏达的戈弗草原,发现生活平庸而乏味,人们安于现状,对新鲜事物怀有固执的偏见。卡罗尔立志改造环境,为沉闷的生活带来生气和乐趣,但遭到大多数人的抵制,威尔对此颇不以为然。被刘易斯称为"乡村毒菌"的可怕的习惯势力扼杀了卡罗尔的热情。她在失望中只身离开戈弗草原,来到华盛顿,但两年之后又随同前来找她的威尔回到戈弗草原,决心象大多数人一样地生活下去。《大街》揭示了小市镇生活的闭塞和保守,嘲讽了市民的偏狭、愚昧,也讥刺了知识分子的浅薄和软弱。由于刘易斯的这部作品,"大街"几乎成了美国社会保守生活的代名词。
  
  《巴比特》中的主人公巴比特是个经营地产的掮客。他家境富有,追求享受。有一天他突然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厌倦,想方设法去开辟新的生活天地。但他的行动遭到非议,他无力摆脱外界的压力,最后不得不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上。作者把巴比特这一人物写得维妙维肖,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巴比特"这个词成了庸俗的市侩的同义词。不少评论家认为这部书是刘易斯文学创作的顶峰。
  
  《阿罗史密斯》反映了20年代美国医学界的状况。阿罗史密斯曾在乡间行医,也曾在城市的卫生部门工作,都因工作不顺利先后离开。最后他来到纽约的玛格克学院,希望能够专心从事有益于人类的科学研究,但那里同样存在着竞争,人们对名利的追求使他感到压抑。后来有个地区发生传染病,他去试验他研究的噬菌体,不幸失败,妻子也死去。他回到玛格克学院。由于不能忍受第 2个妻子频繁的社交活动对他的干扰,他离开纽约,来到一个农庄,继续进行科学研究。这部小说反映了两种对立的道德观念,对于医学的商业化及腐朽的社会给予了辛竦的讽刺。
  
  《埃尔默·甘特利》刻画了一个灵魂丑恶、手段卑鄙、到处招摇撞骗的教士,揭露了美国宗教生活中的虚伪和欺诈。
  
  刘易斯写了20多部长篇小说,题材比较狭窄,他的视野从未超越中产阶级,从某些侧面揭示了中产阶级生活中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改造社会的愿望。他是中产阶级的代言人。他批判这个阶级,又同情它,喜爱它,他承认对于中产阶级人物的喜爱"超过对世界上任何人的喜爱"。
  
  刘易斯的小说很少以情节取胜,他的特点是对细节作详尽的描绘,采取夸张的手法,达到漫画式的讽刺效果。美国当代的批评家一般认为他不是一个有独创性的艺术家,而是目光敏锐的观察家,文笔生动的新闻报道家,杰出的小说摄影师。美国中产阶级的言谈举止及精神风貌通过他那支生花妙笔跃然纸上。
  
  刘易斯在20年代曾经红极一时,近年来美国评论界对他的评价有所下降。
  
  

参考书目
   Mark Schorer,Sinclair Lewis, 196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