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军事与政治斗争
1)  military and political struggle
军事与政治斗争
2)  politics and military affairs
政治与军事
1.
They have many the same or similar view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military affairs,ideas of directing troops as well as the understanding of strategically and tactical principles.
二者对政治与军事的关系,治军理念以及战略战术原则的认识,有不少相同和近似之处。
3)  military struggle
军事斗争
1.
Emperor huang is the ancestor of the Chinese nation,whose management thought includes the nation establishment,all things naming,people education,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military struggle,and so on.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其管理思想包括创立国家、成命百物、教化百姓、文化建设和军事斗争等方面。
2.
The military struggle of early Beiwei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stages.
北魏前期军事斗争各有其阶段性特点。
3.
The institution of its concrete duty involves: the duty in military training, in the army s administration, in military struggle and after China s entrance into WTO.
其具体职责的设定包括 :军队律师在军事训练中的职责 ,军队律师在军队管理中的职责 ,军队律师在军事斗争中的职责 ,中国加入 WTO后军队律师的职责。
4)  political struggle
政治斗争
1.
Literary inquisitions in the North Song Dynasty resulted from political struggles in the court,which dominated such cases by means of official admonition.
以政治斗争为主线,以台谏为工具,是北宋大部分文字狱的主要构成要素。
2.
He was dragged in political struggles involuntarily,and exiled for two times.
陈梦雷是我国清朝前期一位著名学者,身不由己地牵连于政治斗争中,两次被流放塞外,其坎坷的人生经历昭示了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无常的仕途命运。
3.
Even today, religion still remains an important tool for political struggle.
人类创造了宗教,并与之进行着无情的斗争,直到今天,宗教依然是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
5)  sub-warfare
亚军事斗争
1.
Under curren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ituation, military hospital should understand the basic substance of sub-warfare, set up consciousness of preventing crisis; Keep acquaintance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medical support under sub-warfare and strengthen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在当今新国际政治与军事形势下 ,军队医院应充分认识亚军事斗争状态的基本内涵 ,树立警惕危机意识 ;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6)  modern military combat
新军事斗争
1.
In this paper,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modern military combat readiness and to strengthening teaching practice, carried out a preliminary probe into training and improving military quality of cadets by applying comprehensive training and mainly discussed three aspects of major function and basic principle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就综合院校着眼新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运用综合训练手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员军事素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思考,主要从组织综合训练对学员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组织综合训练的基本原则及对如何搞好综合训练的新构想等3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补充资料:军事政治大学
      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和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有东北、华东、华北、西北、中原等军事政治大学。
  
  东北军事政治大学  (后改称中南军事政治大学)1945年10月,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总校之大部及第1、第3分校离开陕西省延安,同年12月到达吉林省通化,改建为东北军事政治大学,隶属东北民主联军建制,林彪兼任校长,彭真兼任政治委员(1946年 6月由林彪兼任校长和政治委员),何长工、倪志亮先后任副校长、吴溉之任副政治委员。不久, 建立了东满、南满、西满、北满4个分校。1949年7月,东北军事政治大学迁至武汉市,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事政治大学,隶属第四野战军建制,林彪仍兼任校长,罗荣桓、邓子恢、谭政兼任政治委员,倪志亮任副校长,刘其人任副政治委员。下设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6个分校。1950年,中南军事政治大学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高级步兵学校。
  
  华东军事政治大学  1946年春,原"抗大"第4、第9 分校与原华中野战军随营干部学校合并组成"雪枫大学",粟裕兼任校长,张崇文任副校长。同年冬,该校与原山东军区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合并组成华东军事政治大学,隶属华东军区建制,张云逸兼任校长,余立金、曾生刘清明先后任副校长。1947年夏,华东野战军随营干部学校成立(1949年春改名第三野战军军事政治干部学校),陈毅兼任校长, 刘季平任副校长。1949年7月,第三野战军第 8兵团部、第三野战军军事政治干部学校与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合编,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华东军事政治大学,隶属第三野战军建制,陈毅兼任校长和政治委员,陈士榘任副校长,钟期光任副政治委员。下设山东、浙江、福建3个分校。1950年,华东军事政治大学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高级步兵学校。
  
  华北军事政治大学  1945年冬以原"抗大" 第6分校为基础,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军事政治大学,刘伯承、滕代远先后兼任校长和政治委员,徐深吉、周恩城先后任副校长。1946年2月以原"抗大"第2分校为基础,成立晋察冀军区军事政治学校,聂荣臻兼任校长和政治委员,朱良才任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1948年 5月晋察冀军区军事政治学校与晋冀鲁豫军区军事政治大学合并,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事政治大学,隶属华北军区建制,叶剑英任校长兼政治委员,萧克、曾涌泉、谭家述先后任副校长,朱良才任副政治委员(后升任政治委员)。1950年,华北军事政治大学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高级步兵学校。
  
  西北军事政治大学  1946年7月,原晋绥野战军随营干部学校改称为"贺龙中学",贺龙兼任校长,彭德、李长路先后任副校长。同年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步兵学校成立,张新华任校长(未到职),钟师统任政治委员,黄荣忠任副校长,王权任副政治委员。1948年7月,"贺龙中学"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步兵学校合并,组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事政治大学,先隶属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后隶属西北军区建制,贺龙兼任校长,李长路、钟师统任副校长。1950年1月,西北军事政治大学大部迁至重庆与西南军事政治大学合并。同年夏,留在西安的该校一部与第一野战军的第 7军领导机关一部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高级步兵学校。
  
  中原军事政治大学  (后改称西南军事政治大学)1948年9月,以中原野战军随营学校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事政治大学,隶属中原军区建制,刘伯承兼任校长和政治委员,潘梓年任副校长。1949年夏,中原军事政治大学改称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同年11月,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迁至重庆,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事政治大学。随后,又逐步组建了川东、川西、川南、川北、云南、贵州6个分校。1950年底,西南军事政治大学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高级步兵学校。
  
  各军事政治大学以毛泽东为"抗大"规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风为指导,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少而精"的原则,发扬"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光荣传统,在4年多的时间里,训练与培养了数十万名军事、政治干部,还培训了一大批地方干部,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