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oris Lessing
多丽丝·莱辛
1.
On Doris Lessing s Urban Writing;
论多丽丝·莱辛的都市书写
2.
Comment on the Researches of Doris Lessing s The Golden Notebook;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研究述评
3.
Sad Melody for Picking on Oneself——An Analysis of 《No.19 Room》 by Doris Lessing;
寻找自我的悲歌——浅析多丽丝·莱辛的《十九号房间》
2) black composite low elastic yarn
黑彩多丽丝
1.
Discussion o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black composite low elastic yarn;
黑彩多丽丝生产工艺的探讨
3) Lessing
['lesiŋ]
莱辛
1.
Dramatic Theory of Citizen Play Rooted in Different Sources——Study of Lessing s Aesthetic Thought(Ⅲ);
根植于不同土壤之上的市民剧理论——莱辛美学思想探析之三
2.
Exploration of Kingdom for Ideological Freedom ——On Lessing s Major Influence on German Literature;
开拓思想自由的原野——论莱辛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影响
3.
Distinguishing Between Poem and Picture——Enlightenment of Lessing’s "Laocoon";
诗画之辩——莱辛《拉奥孔》的启示
4) Iris Murdoch
艾丽丝·默多克
1.
Myth and Archetype in Iris Murdoch s Novel The Bell;
艾丽丝·默多克小说《钟》的神话原型模式
2.
Form and Contingency——An Analysis of Iris Murdoch s Viewpoints on Novel-writing;
形式与偶然——评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观
3.
Decoding Images in the Novel The Bell by Iris Murdoch
艾丽丝·默多克小说《钟》之意象解读
5) Doris Pilkington
多丽丝.皮金顿
6) Mary Shelley
玛丽.雪莱
补充资料:莱辛
莱辛(1729~1781) Lessing,Gotthold Ephraim 德国剧作家,文艺理论家。1729年1月22日生于卡门茨一牧师家庭,1781年2月15日卒于不伦瑞克。青年时代在莱比锡攻读神学和医学,期间结识诺伊伯尔夫人剧团,并从事文学创作。1748年去柏林,成为职业作家,结识哲学家门德尔松、出版家尼柯莱,合办《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杂志。1760~1765年在布雷斯劳任普鲁士将军陶恩钦私人秘书,研究古希腊艺术和文化以及宗教史和斯宾诺莎哲学,形成人道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1766年完成美学著作《拉奥孔》,1767年完成喜剧《明娜·封·巴伦赫姆》。同年4月应邀任汉堡民族剧院艺术顾问,完成《汉堡剧评》。1770年任沃尔芬比特尔图书馆管理员。1776年10月与夏娃·柯尼希结婚,次年妻子死于难产,给莱辛精神以巨大打击。与此同时他与汉堡牧师葛茨发生关于宗教问题的论战,1778年完成《反葛茨》,次年完成诗剧《智者纳旦》,艺术地阐释了他的宗教观和人道主义思想。
作为剧作家,莱辛的成名作是描写市民阶级爱情的悲剧《萨拉·萨姆逊小姐》。它在德国戏剧史上第一次让市民阶级男女成为悲剧的主角。《明娜·封·巴尔赫姆》以德国七年战争为背景,描写了普鲁士军人巴尔赫姆与萨克森小姐明娜的婚事纠葛,歌颂了男女主人公的高尚品格和纯洁爱情,讽刺了普鲁士的专制统治。《爱米丽雅·迦洛蒂》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北方瓜斯塔拉公国为背景,描写平民奥多雅多为保护女儿爱米丽雅不被封建统治者玷污,而将她杀死的故事。《智者纳旦》是莱辛与路德正统派牧师葛茨进行宗教论争的产物,该剧表达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人道主义理想。 作为文艺理论家,莱辛撰写了3部代表性著作:《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拉奥孔》和《汉堡剧评》。《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简称《文学书简》,它以书信形式评论了当时德国的教育、翻译、诗律、语言等问题,其中第17封信批判了高特金特把德国戏剧改革引向法国化的做法,他主张德国戏剧应该学习莎士比亚。《拉奥孔》是莱辛的重要美学著作,他认为诗与画虽然都是对自然的模仿,但由于它们所描写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运用手段各异,接受两种艺术的感官和心理过程是不同的,画适宜描绘物体美,诗则适宜表现事物的动态美。这个结论打破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传统看法,强调了诗与画的不同特点。这部讨论学术问题的著作,实际上解决了文艺创作摆脱封建宫廷趣味的理论问题。《汉堡剧评》中所讨论的问题,奠定了德国现实主义戏剧理论发展的基础。莱辛主张戏剧的主要因素是真实,首先是艺术真实,而不是细节真实,他反对在舞台上传播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意识,主张向莎士比亚学习,创作市民戏剧,描写市民阶级的生活、感情和愿望,人物性格刻画要有个性,应该符合人物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他还主张戏剧要有教育作用,建立民族剧院,促进德国统一。 此外,莱辛还创作了大量寓言、箴言诗,撰写了许多关于宗教、哲学、古典文化的论文。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