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近代铁路事业
1)  modern railway enterprise
近代铁路事业
2)  the Railroa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Proxy Enterprise
铁路货代业
1.
Along with social economy rapid development,the Railroa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Proxy Enterprise (RFTPE) and after several years management, RFTPE already is diligently close to Logistics Industry.
从铁路货代业目前开展的物流服务情况来看,铁路货代业对如何拓展现代物流还没有一个系统的、长远的发展规划,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很好的利用,铁路货代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3)  Books' business in modern times
近代图书事业
4)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a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
5)  the News of Modern China
中国近代新闻事业
1.
Brief Comments on Tan Si-tong s Theoretic Contributions to the News of Modern China;
论谭嗣同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理论贡献
6)  modern military and civilian enterprises
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补充资料:中国近代铁路建设
      中国从19世纪80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铁路建设。
  
  发展概况  19世纪50年代,英国用暴力打开中国门户之后,即谋在华修建铁路,以开拓中国内地市场。70年代起,清政府谋求强化其统治,主要从整备海防出发,对铁路从拒绝引进作了着手试办的政策转变。90年代中,清政府鉴于对日应战的失败,认为铁路"富强兼资",重申实力兴建的决心,帝国主义国家以此为机会,或强制中国让予在华筑路的权益,或通过贷款控制建筑中国的铁路,用以扩张和强化它们在华的政治、经济势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几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和整顿国内秩序,一时放松了对华侵略活动,中国国内又值军阀混战,铁路建设基本上陷于停滞状态。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立,为谋求从政治、经济上巩固、强化自己的统治,制定分期分组建设铁路计划。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这个计划破产。
  
  晚清时期  中国最早出现的铁路,是1876年英美等国商人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建筑的一条13公里的窄轨铁路──吴淞铁路。在沿路人民反对下,清地方当局准予其经营一年后备价收回、拆毁。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1823~1882)奏准在台湾修建纵贯铁路,施以缺乏经费中止。1876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委唐廷枢筹办开平煤矿,唐提出在矿区修铁路以利煤运的方案。1880年该矿从矿井所在的唐山到胥各庄修建一条 9公里铁路,以接水道,第二年建成。这一铁路当时名唐胥铁路,至今一直运营不息,为近代中国铁路运输系统中最早的一个区段,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真正开端(见彩图)。  1886年,开平矿务局把唐胥铁路从胥各庄展至阎庄,1888年再展至天津,并拟再展至通州,以京中官员反对未果。1890年转从唐山一端向山海关外延展,至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时,修至山海关外的中后所,暂行停工。1885年台湾设省,首任巡抚刘铭传(1836~1895)于1887年再度奏准修建铁路,在1888~1893年间,修成基隆至新竹段,限于经费,停止展筑。1895年台湾割让与日本,这条99公里的铁路也落入日本手中。  1895年后十余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形成闻名一时的"利权争夺战"(见帝国主义对中国路矿利权的争夺战)。实际建成的铁路,有俄、德、法三国分别直接投资建筑的中东(包括南满)、胶济、滇越三线;英、法、比、德、美各国分别通过提供铁路借款,完成的有京奉线,新建的有广九、道清、津浦、京汉、正太、广三等线。1904~1905年日本在与俄国交战中,在辽宁擅行敷设安奉、新奉两线;尔后又投资修建了吉长等线。全国各地人民谋求保护路权,抵制帝国主义的肆意攫夺,先后集资修建了新宁、漳厦、潮汕、苏路、浙路、南浔等路和粤汉铁路的粤、鄂两省境内的部分区段。清政府在此形势下着手修建了京张铁路(见彩图)。这十余年是中国铁路建设呈现高潮的年份,共修筑8900余公里,但也是帝国主义列强通过铁路急剧扩张在华势力的年代,列强直接投资和通过贷款控制的铁路占上述总里程的85%。
  
  
  北洋政府统治期间  日本通过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东北地区修建了一系列的铁路,如四洮、郑洮、天图、洮昂、吉敦等线,构成它控制下的南满铁路的"培养线"。奉系军阀也修建了一些铁路,如大通、沈海、呼海等线。其他地区修建的大半是延续前一时期的未完工程,如粤汉路的湘鄂段;汴洛路改名为陇海路从开封和洛阳分别向东、西延展;京张路展筑到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改名京绥;新设的线路只有云南锡务局以官商合办方式修建的箇碧石铁路。
  
  国民党政府统治期间 1927~1949年的铁路建设,可分为三个时期:①在抗日战争前,国民党政府以完成粤汉、陇海两路为重点,并在华东地区修建了浙赣、江南、淮南、苏嘉等线。东北和山西地方当局分别修建了齐克、洮索和同蒲等线。②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利用战前积存的和临战地区拆卸下来的材料,凭借广大人民群众同仇敌忾的积极性,着手兴建湘黔、湘桂、滇缅、川滇、黔桂各线和展筑陇海等线。不过,这些铁路,有的刚竣工又因战局拆毁,如湘黔的株洲至蓝田段;有的受外方牵制,成效甚微,如滇缅路。③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在铁路上只对旧有线路作某些添建。总计这三个时期中国修建的铁路共6300余公里。
  
  日本帝国主义从1931年占领东北起到1945年 8月投降止,主要为强化其在军事占领区内的殖民统治和扩大侵略中国的需要,强行建筑铁路约6700公里,其中有5200公里在东北,1200公里在华北,300公里在海南岛。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些铁路均由中国政府接收。
  
  
  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国,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只修建了铁路2.6万公里,无论按国土或按人口平均,都远抵于欧、美,也低于亚洲的平均数。这些铁路集中在东半部中国。1931年以前,在东经110°以东,即大致从包头南下经潼关至柳州一线以东地区,集中了全部铁路里程的94%,其中东北地区又独占44%,而广大的西北、西南地区仅占 6%。这种分布状况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利益。1931年以后,西南、西北和华东南虽有铁路建设,但没有根本改变这种局面。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