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受助心理
1)  psychology of being helped
受助心理
2)  psychological help-seeking
心理求助
1.
Development of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willing to Psychological Help-seeking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问卷的编制
2.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with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ical help-seeking, and pointed out the limits of the studies.
回顾了国内外心理求助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
3)  psychological mutual assistance
心理互助
1.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mutual assistance model;
大学生心理互助模式的建构
4)  psychological aid
心理资助
1.
So we should establish credit evalu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strong operation,readjust appropriately proportional relation between scholarship and subsidies,develop work-study program positions,improve further the student aid-loan system,try our best to strengthen psychological aid,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impoverished students effectively.
虽然各高校都建立了贫困生助学体系,但在实际资助过程中,贫困生认定、经济资助方式、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心理资助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完善资助体系。
5)  psychological aid
心理援助
1.
Therefore,the psychological aid for volunteer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 whole-process,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manner.
针对这些特点,对灾后志愿者的心理援助工作应该全程、全面和系统地展开。
2.
The May 12 earthquake exerted an enormous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people,so it is significant to provide the victims of the disaster with psychological aid.
5·12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对地震中的受灾者进行心理援助具有重要意义。
3.
The psychological aid after disaster is extremely essential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covery and individual growth.
灾难事件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大学生本身面临较复杂的心理环境,灾后对大学生实施心理援助对大学生心理恢复和个人成长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构建的大学生灾难心理援助策略体系包括心理援助防御系统、应激系统和干预系统,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灾后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更好地恢复和维护灾难发生后高校的教育秩序,实现大学生心理康复和成长。
6)  mental self-help
心理自助
1.
Developing individual mental potential as well as improving individual mental self-help ability is one important way to maintaining mental health and one important indicator of mental health.
挖掘个体心理潜能,改善和提高个体心理自助能力,是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补充资料:《儿童心理之研究》
      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著。商务印书馆1925年作为"大学丛书"分上下两卷出版。全书共24章,其中部分章节在出版前曾作为专文在杂志上发表过。本书于1930、1933、1947年多次再版,1983年收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陈鹤琴教育文集》上卷,收入时删去了原书中的"道德问题"和"研究3岁以内儿童之方法"两章。
  
  作者从1920年开始,主要以自己的孩子为对象,尤以出生到3岁时的心理发展为重点,进行了持续多年的观察实验研究。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书中论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儿童发展的一般程序,儿童身体(主要是感觉器官)的发展,儿童动作的发展,动作的模仿与拟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直接相关的器具──玩具,儿童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好奇心、惧怕、哭,儿童的学习、言语、美感、绘画、思想的心理特征,不同性别儿童的心理差异,特殊儿童(主要是耳聋和口吃儿童)的心理缺陷及矫治,以及研究儿童心理的方法和历史等。书中还配有大量的系统反映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照片及图表。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十分重视儿童期在人的一生中的意义。他认为,人生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儿童时期内开始发展,所以人的儿童期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此外,儿童期对社会和家庭也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来说,儿童期是接收文化的时期,文化的传递很大程度上是靠儿童期的功用;对家庭来说,儿童的重要地位在于巩固家庭的团结力,增进家庭的幸福和快乐;家庭成员间的同情心、牺牲精神等均可因此得到格外的发展和培养。
  
  作者是中国最早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学者之一,该书反映了作者长期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出版之后,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对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多著名学者曾给予高度评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