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侬族
1)  the Nung
侬族
1.
Interethnic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Zhuang in China and the Nung in Vietnam;
中国壮族与越南侬族的民族关系与交流
2)  Dainong nationality
岱侬族
3)  the Nung ethnic group
侬人(族)
1.
In China, the Nung ethnic group distributed in Yunnan, Guizhou provinces and Guangxi region, while in Vietnam,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s.
侬人(族)是中国和越南跨国民族中的主要民族之一,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广大地区,在越南则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的各省。
4)  Qā nū n
卡侬
5)  A-nong
阿侬
6)  Manon
《曼侬》
1.
On the Creation of Operas of Manon and Manace Lescaut;
歌剧《曼侬》与《曼侬·莱斯科》的创作研究
补充资料:汪笑侬(1858~1918)
      京剧作家、演员。清咸丰八年四月初三(1858.5.15)生于北京。满族,出身八旗。本名德克金,字润田,又名僢,字舜人,号仰天,别署竹天农人。同治十三年(1874)入八旗官学,光绪五年(1879)中举,捐任河南太康知县,因触怒豪绅,被参革职。也有人说汪笑侬先世系蒙族,本姓汪嘉。又有人说他出身低微,是某王府包衣(满语,即奴仆)。还有人说他由贡生捐任安徽青阳知县,因清狂、放荡被参革职。诸说不一,有待考证。汪笑侬在北京时,曾入翠凤庵票房学唱京戏,又得孙菊仙指点,技艺日进。光绪中叶入上海丹桂茶园,用王清波名挂牌,成为职业京剧演员;再入春仙茶园演出。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以后,变法维新思想日益高涨,在改良主义思潮影响下,汪笑侬以戏曲进行通俗教育为宗旨,编新剧,创新声,社会反响很大。他赞助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鼓吹戏曲改良,并在该刊自题肖像云:"手挽颓风大改良,靡音曼调变洋洋。化身千万傥如愿,一处歌台一老汪。"宣统二年(1910),由上海转济南演出,被聘为戏剧改良所所长。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天津正乐育化会副会长及戏剧改良社社长。1914年返北京。1916年再赴沪演出,后以贫困在上海病逝。
  
  汪笑侬一生创作、改编、整理京剧剧本多种。著名的有《党人碑》、《马前泼水》、《桃花扇》、《马嵬驿》(后扩充为《风流天子》)、《排王赞》、《煤山恨》、《哭祖庙》、《受禅台》、《长乐老》、《缕金箱》、《瓜种兰因》、《骂王朗》、《骂阎罗》、《骂毛延寿》等。其中《长乐老》、《缕金箱》两种为《二十世纪大舞台》主笔陈巢南(去病)编写,由汪笑侬润色后上演。汪笑侬一生坎坷,目睹清政府丧权辱国与袁世凯政府卖国的黑暗现实,满腔激愤尽寄于舞台歌咏。他创作、改编的戏曲剧本大多取材历史故事,却能借古喻今,隐刺时政。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就义,谭嗣同临刑长吟,汪笑侬痛呼:"他自仰天而笑,我却长歌当哭!"遂编演《党人碑》,借北宋书生谢琼仙醉后怒毁元祐党人碑故事以悼之。剧中谢琼仙痛斥蔡京、高俅、童贯等权臣把持朝政,倒行逆施,矛头实际指向戊戌政变中的顽固派。
  
  《哭祖庙》、《受禅台》、《排王赞》、《煤山恨》,以及《骂阎罗》、《骂安禄山》、《骂王朗》诸作,通过刘谌、汉献帝、崇祯帝的亡国之痛,以及郭胡迪、雷海青、诸葛亮的斥骂奸谗,尖锐抨击了清末民初的腐败政治。《哭祖庙》写三国末年,魏将邓艾兵临成都,北地王刘谌谏后主刘禅力战,不从,回府杀了妻子,于祖庙哭祭昭烈帝刘备,自刎而死。刘谌哭庙一场,80多句〔反二簧〕一气呵成,借刘谌的悲愤抒发作者情怀,动人心魄。《骂阎罗》写南宋书生郭胡迪,闻得岳飞父子被奸相秦桧杀害,愤懑难平,乃打倒东岳庙神像,又题诗阎君秦广辉殿粉壁,指斥天地可欺、善恶无报,表现了难以抑制的愤世嫉俗之情。这些戏表现了汪笑侬对国事日非、众生不醒的感慨。他满怀爱国热忱,但寄希望于圣君、贤相,因此,在对现实揭露、批判之余,往往流露出无限惋惜的心情。时人《题汪笑侬〈哭祖庙〉脚本》诗云:"益都片瓦已无存,蜀道谁寻杜宇魂。付与当筵作歌哭,可知优孟亦王孙"(《鞠部丛刊》)即指出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他第一次赴上海时,编演《瓜种兰因》、《法律精神》等时事新戏,又参加《宦海潮》、《张文祥刺马》等戏的演出,是戏曲改良主张在表演艺术上的实践。
  
  汪笑侬学识渊博,擅长诗词,对戏曲剧本的文学性十分重视,要求情节合理,情文并茂,而又流畅上口。《马嵬驿》一剧,吸收传奇文学的诗意,以皮簧唱《闻铃》,别开生面。他的唱腔取汪桂芬、谭鑫培、孙菊仙三派之长,又融会徽、汉二调,咬字真切,注意韵味,自成一派,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创新,还饱和着时代赋予他的深沉感受,所谓"檀板一声,凄凉幽郁,茫茫大千,几无托足之地。"(瘦碧生《耕尘舍剧话》)汪笑侬的表演,做功细致、逼真,兼擅唱功戏和做功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介绍汪笑侬的戏曲创作和舞台生活,纪念他诞生一百周年,1957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汪笑侬戏曲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