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异端史论
1)  heterodox theory of history
异端史论
2)  heresy [英]['herəsi]  [美]['hɛrəsɪ]
异端
1.
Confucius "heresy" theor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his mean thinking,and represents Confucius tolerance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heresy.
孔子的"异端"说是其"中庸"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表现了孔子对异端建立在深度理解基础之上的宽容。
2.
Li Zhi is well-known as "the heresy" for his rebellious disposition in Min Dynasty.
李贽是晚明时期以反叛性格闻名于当时的“异端”。
3.
Therefore,he is known as a "heresy" in the world.
李贽追求个性自由和真性情,反对理学对思想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他的社会思想,政治见解与统治者相抵触,与理学家相冲突;他愤世嫉俗,与现实格格不入,以“异端”著称于世。
3)  heterodoxy [英]['hetərədɔksi]  [美]['hɛtərə,dɑksɪ]
异端
1.
The Heterodoxy of Aesthetics: Research on the Category of "Kuang"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审美的异端:中国古代文论“狂”范畴之浅探
2.
Though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towards the so-called heterodoxy,their progressive thoughts made a deep impact on the successors.
同时由于个性差异与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在异端承受之勇气方面,一个犹恐人"病我"、一个则自甘为"异端",表现出迥然的心理差异,呈现出文化样态的复杂多元性。
3.
Lu Xun always played the role of “Odd Owl” in the society of his time, and posed as a figure of heterodoxy.
在当时的社会 ,鲁迅常以“异端”的姿态充当着“怪鸱”的角色。
4)  comments on history
史论
1.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 are numerous, so are the comments on history.
我国史籍之富,举世莫京,而史论之丰亦然,且皆散见各书,不便初学。
5)  Historical Theory
史论
1.
Disclosure of the falseness of Vlody s "Historical Theory"will help to brought .
克罗齐的世界学术名著《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是一本属于历史哲学范畴的史学概论性质的史论著作。
2.
This paper further shows that Sima Qian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theory.
本文甄采先秦古籍中的“君子曰”与《史记》“太史公曰”分析对比 ,以翔实富赡的材料揭示出司马迁史论与先秦史论的师法传承关系 ,以及司马迁对史论的创新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6)  Historical Comments
史论
1.
Ideas in the Historical Comments of Han Ji;
《汉纪》史论中的史学见解
2.
The central idea of historical comments of Guiqianzhi;
《归潜志》史论的内涵与意旨
3.
Between history and reality——preliminary inquiries into the historical comments of Salt-iron comments;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盐铁论》史论初探
补充资料:基督教异端派别
基督教异端派别
Christianity,Heretical Sects of
    在神学观点上与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正统理论相左因而受到当时教会权威排斥的基督教派别。关于异端的概念和理论以及对异端的排斥谴责主要出现于古代和中世纪。在近现代,由于理性主义的影响以及宗教宽容与信仰自由原则的深入人心,同时由于基督教普世合一运动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异端的理解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说来,现代基督教在接受本派教义的同时,不再把持其他观点的基督徒斥为异端。基督教历史上的异端大致可按其出现的时期分为古代异端和中世纪异端两大类。
   
   

捷克宗教改革家胡斯因反对教皇的世俗统治于1415年被处火刑而死(绘画)

捷克宗教改革家胡斯因反对教皇的世俗统治于1415年被处火刑而死(绘画)


   
   古代判别异端与正统的标准,主要来自圣经中先知和使徒的言论。后来教会开始通过公会议来确定正统,斥责异端,并以编定新约正典、公布信经的形式,把正统信仰和教义固定下来。在早期的罗马教会中,形成惯例的做法是正统教义须由教皇批准。古代被斥为异端的教派包括基督教诺斯替派、马西昂派、孟他努派、阿里乌派、阿波利拿里派、聂斯托利派、一性论派、贝拉基主义、多纳图派等等。
   中世纪的异端概念已不限于教义方面的错误,还包括基督徒生活与操持方面的“错误”。12~13世纪,为了对付异端,天主教建立了异端裁判所,并把受到审判而又不肯公开认错的异端分子交给世俗当局惩处,有时还发动十字军讨伐异端。宗教改革后很长时期之内,天主教会仍保留过去关于异端的理论,对异端仍予以谴责,新教各派则认为自己所持的信仰是真理,视其他派别为异端。中世纪异端包括一意论派、保罗派、鲍格米勒派、阿尔比派、韦尔多派、鞭笞派、罗拉德派、胡斯派、旧礼仪派、杜霍波尔派等等。基督教世界的政教逐渐分离之后,基督教各派对异端的强制制裁逐渐消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