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道家人生哲学观
1)  Taoist life philosophy view
道家人生哲学观
1.
The main performance shows unintentionally in characters philosophy of life,value and the Taoist life philosophy view of ideal person for molding fit together and the work of the approbation of Taoist natural view.
叶广芩的心理结构中积蕴了丰厚的道家精神,从其早期的家族系列小说到近期的动物系列小说,道家文化一直以各种方式在其作品中呈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其塑造的理想人物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家人生哲学观的吻合及作品中流露出的对道家自然观的认同上。
2)  living philosopher
人生哲学家
1.
In Nietzsche s mind, the "good teacher" is a living philosopher who has modest virtue, happy sentiment and tough character, and is good at cultivating children.
尼采心目中的"好教师"是作为人生哲学家的教师。
3)  philosophic view of life
人生哲学观
4)  Philosophy [英][fə'lɔsəfi]  [美][fə'lɑsəfɪ]
人生观哲学
5)  Taoism outlook on life
道家人生观
1.
On Zeng Guofan poetry in the Taoism outlook on life;
论曾国藩诗歌中的道家人生观
6)  Taoism living philosophy
道家生存哲学
补充资料:动物身上的人生哲学

    我的书案前一字排列着三个动物模型:一头大象,一峰骆驼,一条鱼。我视它们为我的三个老师。
    来客不解,问你跟大象学什么呢?你瞧它丑里吧唧的,从来没有第二种表情;块儿虽大,脑容量却很小,走起路来病秧秧的,踢十脚都不带放一个屁的,何学之有啊?我说:你犯了以貌取“象”的错误。大象笨吗?一点也不。在马戏团里,跟精明的猴同台演出的,不就有大象吗。以几百倍于猴的厚重身材,却一样能爬高窜低,一样能善解人意。在西双版纳,一些大象还会给游客做按摩呢,该重的地方重,该轻的地方轻,真是恰到好处。而大象最可贵的,就是它的皮实。皮实基于皮厚,好处是一能忍痛,二能忍痒。你看人类,不小心脚上扎了根刺,不留神被蚊虫叮了个包,每每都要唏嘘一番;再看人类,一个人蹲在地上看蚂蚁,一定有第二个凑过来看热闹,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更毋论见钱财而起贪念,见美色而起淫心。而大象则不然,不要说荆蔓遍地,不要说蚊虫咬侵,就是面对锋利的钢刀,阴险的枪口,它也不会轻易倒下的。学习大象,就是要学习他的皮实——木讷的外表下面,是一份自足,一份自持,一种纵风雨雷电又奈我何的大将风度。
    接着又说起骆驼。朋友说不用你讲,我也知道骆驼的长处,不就是它善远行,耐饥渴、能负重吗。我说一点不错。骆驼有此优长,是基于对自身使命的接受和热爱。好逸恶劳,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天性。骆驼难道不喜欢水草丰美的绿洲吗,不热爱蝶舞蜂喧的春天吗,却总见它穿行在绿洲和绿洲之间,酷日和冷月之下,背负沉重的行囊,踩踏如海的荒凉,独自反刍孤寂的岁月,丈量着没有终点的旅程,无所畏惧,无怨无悔。如果说大象是动物中的强者,骆驼是动物中的仁者,那么你跟鱼学什么?朋友问。
    我以鱼为动物里的“智者”。江河湖海里的鱼那么多,你听见它们争吵了吗。“平生当学鱼无舌,游遍江湖少是非。”鱼似乎见惯了天上的白云苍狗,参悟了世间的是非恩怨,虽然长了嘴,除了捕食,不作别用,索性退化掉舌头,进化出鱼鳍,只悠游于江水之中。当看家的狗向主人摇尾又面对生人狂吠的时候,门前池塘里的鱼正在水面上吹着欢乐的泡泡。这泡泡如果翻译成人类的语言,一定是这么一句话:“与其哓哓于闹市,不如相忘于江湖。”
    朋友说:你所谓的“智者”却往往分不清哪是食物哪是饵料,一不小心就上了钩,成了人的盘中之餐。我说,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一失就可能要了命。洒脱如鱼者,滑溜如鱼者,稍有不慎,都可陷于万劫不复,可见成为“智者”何其不易!
    我天资愚钝,没有鹰的视觉、狗的嗅觉,学不来猴的精明、狐狸的狡猾、鼠辈的钻营,就学学大象的皮实、骆驼的执著和鱼的放松与静默吧。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对此作了新的理解,就是每天对着案头木雕的大象、骨制的骆驼以及一幅鱼的原木艺术,反思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差距。(源自:中国绿色时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