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重要论述
1)  important view
重要论述
1.
Implementing the Party s educational policy in an all-round way—Study on Jiang Zemin s important view about education;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
2)  Jiang Zemin's precise exposi-tion
江泽民重要论述
3)  recapitulaion
扼要重述
4)  recapitulate [英][,ri:kə'pɪtʃuleɪt]  [美]['rikə'pɪtʃə'let]
重述要点
5)  Important writings
重要著述
6)  gist of theory
理论述要
补充资料:《成唯识论述记》
      佛教论书《成唯识论》的注释书。亦称《成唯识论疏》,略称《唯识述记》。窥基撰。20卷(或作10卷、60卷)。全书分五门。①辨教时机。主要说明法相宗的三时判教和五种姓说的思想;②明论宗体。主要阐述以识有境无的唯识思想为宗,以"摄相归性"、"摄境从心"、"摄假随实"、"性用别论"四重为体;③藏乘所摄。主要讲述此论在菩萨藏、声闻藏中属于菩萨藏,在经、律、论三藏中属于论藏(即阿毗达磨藏或对法藏),在菩萨、独觉、声闻三乘中属于菩萨乘;④说教年主。主要阐明世亲略传及十大论师简历;⑤判释本文。即分为宗前敬叙分、依教广成分、释结施愿分3部分,对《成唯识论》进行详细解释。卷首有作者自序,说明撰写此书的用意,同时对《成唯识论》的题目作了解释。
  
  本书对《成唯识论》的注释极为详尽,谓世界万有皆阿赖耶识所变,没有任何"外境"的存在,只有"内识"。同时借助佛教因明,对小乘和佛教以外各哲学流派进行批驳。在《成唯识论》中,没有举出印度十大论师之名,因此论中有些思想使人难以理解。本书则各记其名,详加说明。
  
  日本在奈良时代(710~784)此书即已盛行。中国元代已经失传。直至清末才由杨文会通过南条文雄从日本取得,在金陵刻经处刻印流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