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原初契约论
1)  theory of primary contract
原初契约论
2)  On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of Contract
契约宪政初论
3)  obligation principle
契约原则
1.
In comparison to the intrnational experience of food security inspection mechanism,the paper stresses that implementation of “obligation principle” is the foundation for food security.
文章通过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国内现状的比较,强调贯彻“契约原则”是打造“食品安全”的基石。
4)  contract original
契约原件
1.
Starting from the relevant working practice of national library, and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contract original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key points of digitalized framework of contract originals.
从国家图书馆相关工作实际出发,在简要论说契约原件史料价值的基础上,阐述了契约原件数字化框架的要点。
5)  Original contract
原始契约
6)  contract theory
契约理论
1.
Discussion on the issue of accounting credit standing based on contract theory;
契约理论视角的会计诚信问题探讨
2.
An Integration of Contract Theory and Capabilities Theory:A Quest for the Nature of the Firm;
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融合视角的企业本质问题研究
3.
Finally the paper uses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contract theory to make such a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day, it is a wise choice that enterprises take seriously to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最后,运用制度经济学、社会学、契约理论分析指出,在当今资讯发达,消费者生态意识、人权意识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企业认真对待其社会责任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补充资料:契约论
契约论
contract theory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用契约关系解释社会和国家起源的政治哲学理论。又称社会契约论。它通过把社会和国家看作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来说明政治权威、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来源、范围和条件等问题。一般认为,契约分两种:社会据以成立的契约称为社会契约,政治机构或政治权威据以确立的契约称为政府契约。
    契约论思想早在古希腊智者派那里就已萌芽,以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才对其加以比较明确的论述。视国家和法律为人们相互约定的产物。15~16世纪一些反暴君派的贵族思想家系统地论述了契约论思想,把它看成反抗非正义统治的根据。契约论最盛行的时期是17~18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J.阿尔色修斯、H.格劳秀斯和B.B.de斯宾诺莎,英国的T.霍布斯和J.洛克、德国的S.von普芬多夫、法国的J.-J.卢梭等。这个时期契约论一般以自然法学说为基础,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没有国家和法律的自然状态中,受自然法支配,享有自然权利。但由于有种种不便,人们就联合起来,订立契约,成立国家,以便更好地实现自然权利。思想家们对契约形式和性质的理解有所不同,政治结论也不同。这些不同的结论,反映了资产阶级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政治需要,在反封建斗争中起了进步作用。19世纪以后,契约论受到各种批判,逐渐趋于衰落。20世纪,又出现了一种新契约论,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的J.B.罗尔斯。他讲的“契约”或叫“原始协议”不是为了参加一种特殊的社会或为了创立一种特殊的统治形式而订立的,订约的目的只是为了确立一种指导社会基本结构设计的根本道德原则,即正义原则。认为这种原则必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平等自由原则,二是社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