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电子红学文献
1)  electronic document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电子红学文献
1.
However, in the recent twenty years or so, the emergence of the electronic document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from papery to electronic ones is an inevitabl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documents in information society.
近二十多年,出现电子红学文献是信息社会文献载体进化的必然产物。
2)  Philology about Dream of Red Mansions
红学文献学
3)  electronic document
电子文献
1.
The pricing model of electronic document products is a necessary part in the researches on electronic document products.
电子文献产品的定价模式是电子文献产品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环。
2.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ype dominant position of electronic document and the effect on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in network environment, discusses some way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oment.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电子文献的类型、优势及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的一些对策。
3.
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theme of library consortium purchase of electronic document,analyzed the organizational pattern,the purchase pattern and the pattern of resource sharing of consortium purchase,and the aggregative interest.
通过对电子文献联盟采购主题研究的概述,简析了联盟采购中的组织模式、采购模式、资源共享模式、集团内的利益问题,以及在采购中与生产者的合作和需兼顾的长远方针。
4)  electronic documents
电子文献
1.
Impact of the electronic documents on the libraries of hospitals;
电子文献对医院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2.
The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lly published electronic documents;
非正式出版电子文献的管理与利用
3.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document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from changes of people’s reading way
从阅读方式的变化谈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建设
5)  electronic literature
电子文献
1.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literature,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nted literature and the reading habit of readers and the social demand,the author elaborates that the electronic literature can not replace the printed one and libraries should rein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printed literature resource.
从文献的发展历程、印刷型文献的特点以及人们阅读的习惯和社会的需要等方面论述了电子文献无法取代印刷型文献,图书馆要加强印刷型文献资源的建设。
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aper literature and electronic literature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points out that the electronic literature couldn t replace the paper literature completely, and proves the valu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paper literature in the future library.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电子文献和纸质文献的优缺点,指出了电子文献不可能完全替代纸质文献,从而证明了纸质文献在未来图书馆存在的价值。
3.
It is to analyze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electronic literature,which now presents itself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library resource.
文章通过对电子文献特点的分析,指出了电子文献资源是当今高校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馆藏、馆员、馆舍等方面阐述了电子文献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发利用电子文献的主要策略。
6)  Reference service for electronic teaching
电子教学参考文献
1.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ference service for electronic teaching in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three aspects.
从3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的电子教学参考文献服务。
补充资料:红学
红学

    关于小说《红楼梦》的学问。 
    沿革 “红学”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清代晚期(据李放《八旗画录》载)。但当时仅是文人口中的谐谑语言,并非专指一 门学问。到了20世纪20年代,俞平伯在其所著《红楼梦辨》中正式将红学界定为一门学问。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而言,红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即早期红学、旧红学、新红学和当代红学。
    早期红学 主要是对《红楼梦》进行评点、赞咏等。脂砚斋是《红楼梦》最早的评论者的别号,其姓名不详,观其评语,当与曹雪芹关系密切。《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既是《红楼梦》的早期传抄版本,又是红学的最初源头。与脂砚斋同时评批《红楼梦》的还有曹雪芹的亲友畸笏叟、梅溪、棠材、立松轩、松斋等,后来人们将他们在小说手稿或抄本上面的批语称作脂批(或脂评)。曹雪芹去世后,又出现过一批评点家,代表人物有王希廉、姚燮、张新之、诸联、涂瀛等,后人称他们为评点派。评点派在对《红楼梦》的艺术分析、美学评价和前八十回、后四十回的辨别上有一定贡献。
    旧红学 主要指索隐派红学。它不是对《红楼梦》作文学批评,而是对小说的人物和故事进行政治的或人事的索“隐”,求索其中隐藏的所谓“真事”。如道光年间的孙桐生即认为贾宝玉是明珠之子纳兰容若,贾雨村是高江玕。戊戌变法时期,改革派人物把《红楼梦》界定为“政治小说”,索隐派于是大兴。代表人物有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邓狂言等。他们认定《红楼梦》是一部种族主义作品,其主要有3说:即纳兰成德(容若)家事说、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和康熙朝政治状态说。蔡元培所作《石头记索隐》集中表现了索隐派的观点。
    新红学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用新方法对《红楼梦》所作的研究。代表人物为胡適、俞平伯。胡适运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搜集有关作者家世和小说背景的大量材料,由此明确肯定了小说作者是曹雪芹,查证了江宁织造府曹家与小说中人物、内容的相似之处,又据脂评线索提出前八十回为原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补”。俞平伯则将考证方法进一步运用到文学研究当中。二人都坚持认为小说是曹雪芹的“自叙传”。新红学使《红楼梦》研究回到文学范畴,并对小说的作者和内容加以考证研究,得出了有根据的结论。
    当代红学 1954年批驳新红学派代表人物和他们在研究中沿袭的实证主义方法开始了当代红学的研究。代表人物有李希凡、蓝翎。用文艺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红楼梦》是初衷,后来发展为政治运动则已不属于红学。50年代后期,何其芳的《论红楼梦》和蒋和森的《红楼梦论稿》在红学研究中有较大影响;60年代后期~70年代持续出现了“评红运动”,但成果不多;到了80年代,红学研究出现了色彩纷呈的局面。由于改革开放,观念更新,使研究工作开拓了新领域。
    基本内容 就历史和现实研究状况看,红学主要包括小说批评学和曹学两大基本内容。
    小说批评学 围绕小说《红楼梦》本身所作的研究。这是红学最主要的内容。《红楼梦》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不仅在中国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属罕见。对小说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典型人物的研究分析应放在首要位置上。50年代,人们侧重于对小说中人物特别是贾宝玉的研究,对这一形象的意义,出现了市民说、传统说和农民说。农民说因过于牵强无多大影响;而市民说和传统说却使红学家分成两大阵营,从50年代至80年代争论了近30年。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思维的拓展,研究家们开始从文学、美学的广阔领域对《红楼梦》展开全面深入的探讨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如贾宝玉性格、《红楼梦》的结构学、小说视角、人物形象类型等,都有许多新的创意。进入90年代后,人们开始从更广更宽的文化角度对《红楼梦》作更客观全面的研究,把它放在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分析,已初步取得一些研究成果。
    曹学 对《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研究。人们常称的红学考证或考证派红学,大多在曹学范围中。曹学一般包括曹雪芹的身世、祖籍、生平、创作、家庭背景、文物等的研究,这些都是历史故实,须有翔实的资料和实物加以甄别论证。红学中争论最多的问题实际上是有关曹学的问题,如曹雪芹的卒年历来有壬午说、癸未说和甲申说;曹雪芹的祖籍有辽阳说、丰润说;曹雪芹的葬处有张家湾说、香山说。曹学始自新红学派的代表人物胡适,继之有周汝昌,今则有冯其庸。冯其庸搜集考查了大量文史资料,有《曹雪芹家世新考》等多种著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