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农民职继教育
1)  peasants vocation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农民职继教育
2)  peasants continuing education
农民继续教育
1.
Under the overall plan of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we should combine rural and urban resources and perfect peasants continuing education system to solve the main problems.
农民继续教育对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民继续教育应以农民为本位,促进农民自身发展,提高农民科技和创新能力。
3)  Farmer vocational education
农民职业教育
1.
Supplying current state and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 of farm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现状及发展对策
2.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appraises the farm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ree dimensions:the education object,the education condition and the education effect,based on building the appraisal system.
本文在构建农民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教育对象、教育条件和教育效果三个维度,对我国农民职业教育进行了科学、客观、完整的分析和评价,重点进行了区域差异的比较研究。
4)  peasant vocational education
农民职业教育
1.
Demanding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peasant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new century;
新世纪农民职业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2.
The scale of peasant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largely bigger tha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the subject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peasant vocational education.
农民职业教育的规模远大于农村职业教育,我国中初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农民职业教育。
3.
The implementation model of peasant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ystemic and pattern,including five basic elements,as vocational setting model,structural shape of curriculum,educational access,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organizational form of teaching.
农民职业教育施教模式具有系统性和范型性特点,包含职业设置模式、课程构造形态、教育途径、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5种基本要素。
5)  peasants vocational education
农民职业教育
1.
At present, all of the tre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griculture, the trend of countryside being city or town, peasants division and peasants demand on their overall development create the extensive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asants vocational education.
进入新时期以来,农业的科技化发展趋势、农村的城镇化趋势、农民的社会分化以及农民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都为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2.
The main problem obstruct the development of peasants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system obstruction.
当前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制度障碍,农民职业教育体制和户籍制度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严重限制了农民职业教育发展。
6)  responsibilities of education for farmers
农民教育职责
补充资料:农民教育
      对农民实施文化科学和政治的教育。中国农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亿万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科学水平,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都曾根据农村中心任务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农民教育的方针任务。 1950年 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颁布的《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指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民业余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上的重大任务之一。"1954年 8月,教育部和中央扫盲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要求积极地有计划地扫除农民中的文盲,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有效地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1958年 11月,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劳动人民中普及教育,并且逐步提高教育水平,这是缩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一个重大步骤,必须认真执行。1962年 9月,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同年12月,教育部根据《决定》的精神,发出《关于农村业余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努力提高农民的政治、文化水平,培养农村需要的各种初级技术人员,为巩固集体经济、实现农业技术改革发挥积极的作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中央提出要为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而奋斗的目标,并于1979年 9月颁布《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提高农民首先是青年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此,于同年11月,由教育部、农业部、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农民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抓紧扫盲;大力发展业余初等教育;积极举办业余初中;广泛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加强政治教育。
  
  由于中国地广人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办学条件差异大,群众的生活水平、文化程度和学习要求各不相同等原因,中国的农民教育具有群众性、复杂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因此,开展农民教育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乡镇村和群众力量办学,同时依靠农村全日制中、小学办农民夜校和各种学习小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这些机构和组织办学的积极性高,正在日益成为举办农民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的农民教育,在办学规模、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尊重群众的愿望,同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及经济利益密切结合起来。在办学形式上把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结合起来,业余学习与脱产、半脱产学习结合起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农民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
  
  ①政治教育。其目的是配合农村中心任务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向农民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主要内容包括: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农村工作政策教育,"五讲四美三热爱"和社会公德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还要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②文化教育。在进行识字教育的同时,发展农民业余初、中等教育。组织方式是:a.举办业余小学班,学习语文、算术课和农业常识课,对象是脱盲学员和不及小学毕业程度的青少年。b.举办业余初中班,学习语文、数学和农业技术,对象是小学毕业和不及初中毕业程度的青少年。
  
  ③技术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以普及为主的原则。组织方式是:a.由村举办普及性质的业余技术学习班(或组),教学农业科学知识,传授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对象是一般农民。b.由乡、镇举办初等性质的农业技术学校,学习农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畜牧兽医、 家畜家禽饲养、 果树栽培等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对象是农村基层干部、技术员和知识青年。c.由县(市、区)举办中等性质的农业技术学校。
  
  教育部于1982年 6月颁发了《县办农民技术学校暂行办法》,指出县办农民技术学校属农业(包括林、牧、渔、工等)中等专业教育性质的学校,任务是为农村培养具有相当于中等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人才。学制分别定为2年、3年,入学对象规定为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基层干部、技术员,以及有一定生产经验的农村青年和从事农民教育的教师。学员毕业后,仍回农村原地,国家不负责分配工作。
  
  除上述县、乡举办的技术学校外,还有以农业部门为主举办的短期训练班和广播教学;以科学技术协会或农业部门为主举办的专题讲座;以及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农村函授教育。这些技术教育形式的特点是针对性、实用性强,能根据农事季节的变化和生产上的实际需要来安排教学内容,边学边用,边学边推广。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正确的农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生产和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农村中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正在兴起,中国农民教育的发展,将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