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ng Zi-cheng
洪子诚
1.
Hong Zi-cheng′s research of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however it is not simply writing and research,to be exact.
《问题与方法》可以看作是洪子诚先生从事当代文学史写作与研究的延展,但它又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当代文学史写作与研究,同时还是对“写作与研究”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方法”的一种尝试。
2)  sub-embankment for flood prevention
防洪子堤
1.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quick-setting assembling sub-embankment for flood prevention;
快速设置装配式防洪子堤的设计及应用
补充资料:洪诚文集
洪诚文集
洪诚文集

洪诚文集

作者:洪诚 著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9-1

isbn:7806433600

字数:650000

印次:1

版次:1

纸张:胶版纸

定价:35 元

内容提要

闻之于师:治训诂者,不能离声音文字,因形音义三者可贯串证发也。段玉裁以声音施于文字,而后知假借引申与本字本义之辨;王念孙父子则以声音阐明训诂,而后知声音训诂之为浑然一体。斯言也,可谓剀切当理矣。余执友洪君自明,幼有异禀,读书能刻苦自励。迨事蕲春黄君,而学以大进。文字音训,素所研习,九经三史,靡不淹该,其说典制名物,如数家珍,可娓娓而听也。余辱在同门,得闻君绪余,疑义与析,亦甚幸矣。

1979年,洪君撰成《训诂学》一书,余受而读之。书凡六章,章分细芬,述前贤之确诂,发已说之精英,语皆有据,辞无不达。文有假借,则贯之以声音;书有传讹,则订之以校勘,可谓文理密察,极训诂之能事者矣。君另有《训练诂杂议》一篇,阐述训诂条例,指示途径,学者所当先务。

目录

序言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训诂释义

第二节 训诂和训诂学的任务

第三节 训诂学的起因与发展

第二章 与训诂有关的书面上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文字多假借

第二节 字休字式多变迁

第三节 传写有讹误

第四节 音义情况复杂,须掌握条理

第五节 分析问题,须区别主次

第六节 古书没有句读,当如何断句

第三章 阅读必须掌握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形音义三者的关系

第二节 文字假借与词义引申

第三节 单音词和复音词

第四节 运用历史观点解释语义

第五节 语音的历史法则

第六节 通假略例

第七节 句法规律

第八节 辨颖似

第四章 读注

第一节 剔除封建糟粕

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训诂方式

第三节 怎样读注

第五章 作注

第一节 准确地利用古注古辞书的释义

第二节 字义与句义相联系,句与章联系

第三节 注文宜简要

第四节 注意字形、字义的辨析

第五节 注释人物、事件、地名

第六节 关于引用资料

第六章 总结——训诂学几个重要的原则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