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15年战争观
1)  15 years war view
15年战争观
2)  Hundred Years War
百年战争
1.
Hundred Years War and Development of British Capitalism;
试论英法百年战争与英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  30-year war
30年战争
4)  seven year's war
七年战争
5)  during the war years
战争年代
6)  war view
战争观
1.
He also clarified communist s attitude towards the war,warring purpose and efficient path of eliminating war,and formed scientific proletarian war view and methodology.
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分析和研究古今中外的战争发展史和军事理论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了战争的起源、本质、基本原则和规律性,明确了共产党人对待战争的态度、进行战争的目的和消灭战争的有效途径,形成了科学的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方法论。
2.
That formed his war view,Sun Yat-sen’s war view constitutes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his military thought.
孙中山在其武装斗争实践中对战争的起源、战争的性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争观,这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补充资料:玉慧观居士(1891~1933年)
【玉慧观居士(1891~1933年)】
  玉慧观名观彬,慧观是他的法名。祖籍云南昆明,由于上一代到朝鲜经商,侨居平壤,所以他于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在平壤出生。
  慧观幼年,朝鲜东学党作乱,中、日同发兵入韩。日军入韩幽韩王,使大院君主国事。清廷与日本宣战,即史称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人统治朝鲜。慧观青年时期,曾在日本所设的大学读书,在校中参加了朝鲜的革命党,反对日人统治,从事抗日活动。
  他十九岁时,与英国人斐说合作经营报馆,藉报纸鼓吹革命思想。日人固知他为抗日分子,视之如芒刺在背。翌年,即以革命党罪名将其逮捕,经审讯后判处徒刑,入狱拘禁。
  慧观在狱中,研读政治、经济、文学书籍,手不释卷。系狱数年,以其表现良好,获得释放,乃暂时放弃政治活动,向实业方面发展。他以家世经商的关系,曾在一家银行担任副经理。后来集资组织了一家林木公司,由他担任总经理,经营数年,获利颇钜,唯以过去革命抗日的关系,仍时受日人骚扰。
  一九一九年,慧观二十九岁,他航海返回中国,想在祖国谋发展。他曾先到广州,谒孙中山先生于大元帅府,谈论时政。继到上海,联络韩侨中的革命人士,想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终以彼此政见不合,乃各行其是。后来,他在美国人开设的三德银行任买办,就此在上海定居下来。但是他与韩国革命人士间的关系,始终未曾断绝。又以革命人士间派系之不同,以此与人颇有恩怨。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太虚大师在上海,应尚贤堂主人李佳白之请,在尚贤堂讲“佛法应如何普及今世”,慧观随众听讲。他原本是基督教徒,听到太虚大师讲词中谈到“天神创造说”等之谬妄,深有感悟,乃面谒大师,请求皈依。《太虚大师年谱》于一九二六年条下亦记载此事:
  韩人玉观彬,因听讲而发心皈信,大师名以“慧观”。
  慧观皈依大师后,广泛阅读经典,颇为精进,成为虔诚的佛教徒。第二年,慧观建议大师在上海设“佛法僧苑”,培育僧才,改良佛教。后因时机未成熟,此议未能实现。一九二八年元月,太虚大师到上海,特别约玉慧观及日本佛教徒山田谦吉等,举办了一次中日佛教徒联络餐叙,希望他们对于创办中的“寰球佛教图书馆”,予以协助,此事亦载于大师年谱。
  一九二九年,慧观呈请国民政府内政部,恢复国籍,获得批准。从此,他决心为祖国效力,并加入上海的云南同乡会为会员。后来,又加入华侨联合会为会员,同时创办了一分《国民公论》的政论性杂志,评论时政。
  他在上海,与佛教居士过从甚密,诸如王一亭、关炯之、黄忏华等,均有所往还。一九三〇年,慧观与友人陈玉璋、李醒华等,在上海创办“佛慈药厂”,用科学方法改良国药。药厂设有门市部,附设诊疗所,以嘉惠病患。他对于太虚大师主持的《海潮音》杂志十分支持,在精神上与经费上都给予相当的帮助。
  一九三一年四月,中国佛教会在上海改选,当时佛教会分为太虚与圆瑛两派系。前者代表革新力量,后者代表保守势力,而沪杭一带名流居士多支持圆瑛,且包办操纵选举。改选结果,意外的太虚大师一系获胜,释仁山、释台源、黄忏华、谢铸陈均当选执行委员,慧观亦同时当选为常务委员。
  一九三三年,慧观以参加革命的政治恩怨,于八月一日在上海为暴徒狙击殒命,年仅四十三岁。慧观自皈依太虚大师后,对大师的事业多所臂助,壮年早殂,大师深为哀掉。一九三四年,太虚大师在庐山,汉口佛教居士王慧力逝世。太虚大师在武汉佛教事业之推行,王慧力尽力甚多,噩耗至庐山,大师悼之以诗曰:
  去年今夏庐山上,两度惊看噩电来。
  沪玉(慧观)汉王(慧力)相继逝,化生愿各在莲台。
  慧观信佛之年数无多,但颇为精进。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