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日本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
1)  Positive List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Chemical Residues in Foods
日本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
1.
Study on “Positive List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Chemical Residues in Foods” from Japan for exploring the measures against this system on export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China;
从《日本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探讨我国输日农产品的应对措施
2)  agricultural chemical remains
残留农业化学品
3)  Japan positive list system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1.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to Japan and content of Japan positive list system.
介绍了我国出口日本农产品现状和“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内容,对比分析了“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农药残留新标准与日本原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的差异,总结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
4)  Positive List System of Japan
日本肯定列表
5)  positive list system
肯定列表制度
1.
The study of counter-measures of quick-frozen instant foods for export response to the Japanese Positive List System;
出口速冻方便食品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策探讨
2.
The limit of TBT to Chinese aquatic product exportation——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List System" to Chinese main aquatic product exportation in Japanese market;
日本设置TBT对中国水产品出口的限制——考察“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大宗水产品出口日本市场的影响
3.
Effects on Chinese foo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ed to Japan for Positive List System;
“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食品和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6)  "positive list system" system
"肯定列表"制度
补充资料:日本农业经济


日本农业经济
agricultural economy of Japan

步约合0.992公顷)耕地,转售给475万户农民,广泛建立了自耕农制度。作为农业生产基本单位的农户,平均每户经营的耕地面积,1960年约为l公顷,1970年1.06公顷,1980年1.17公顷。经营土地1公顷以下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70%。由于单靠农业收入难以维持家计,在中、小农户中兼业农户不断增多。1950年全国617.6万农户中、兼业农户占5Q%。1960一1980年,农户总数由605.7万户减至461.6万户,减少24%;总农户中兼业农户占的比重由65 .7%上升至86.6%,其中以兼业收入为主的兼业农户,在总农户中的比重由32%上升为65.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户实行全部或部分协作的农业生产组织也有所发展。1947年12月,政府在全国农村广泛建立了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农协是由政府指导、农民出资举办的经济合作组织。农协分基层、地方、中央三级。基层农协设在市盯村,又分为综合农协与专业农协。前者所有农户均可参加,后者由从事专业生产(如养蚕、畜产、养鸡、园艺等)的农户分别组成。农民参加农协以户为单位。参加综合农协的农户也可以重复参加专业农协。全国农户几乎都被组织在基层农协之中。1983年3月底,全国农协总数9 294个,其中综合农协4 588个,专业农协4 706个。农协通过遍布全国的组织机构,在购销、信用、保险等方面,同农户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系。 农业政策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经历了10年左右的恢复和发展,以19dl年颁布《农业基本法》为标志,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该基本法规定的农业政策主要是:①生产政策。中心内容是有选择地扩大农业生产。重点发展需求量趋于增加的农产品,如牛奶、肉类、蔬菜、水果等;限制生产需求增加不大的农产品,如水稻、大豆、油菜籽等;对需求趋于减少、国际竟争力较弱的农产品如甘薯、旱稻、杂粮、大麦、蚕茧等,则促其减产或转产。②价格政策。其核心是稳定重要农产品的价格。自50年代起,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控制分为两类:一是直接控制。即产品由政府统购统销,并直接制定购销的行政价格,称为管理价格制度。适用于大米和烟草。一是间接控制,即产品自由交易,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同时根据生产成本、物价变动等因素,政府及有关机构对不同产品分别制定行政价格,并通过购进、售出和补贴等调节措施,维持市场价格的稳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