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源事件
1)  creative fountain
源事件
1.
This article reviewed some major developments and findings on this topic recently and brought forward a hypothesis about ability of activation of creative fountain, at last a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trends in this fiel.
本文通过对该领域相关研究的简单回顾,提出了有关创造性源事件激活能力的假说,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以期能最终揭示出创造性的内部机制。
2)  event source
事件源
1.
In view of these two reasons,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security of event sequence,and an evaluation model of trustworthiness based on event source.
在给出事件驱动系统安全漏洞的基础上,指出了产生漏洞的根本原因是:系统忽视了输入系统的事件序列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系统无条件信任任何事件源产生的事件。
2.
This paper realized an event-driven model application in C51 singlechip with C language,and described the implement of event source,message queue,handling function;this model is universal and practical.
事件驱动是一种不同于逐句执行的线性结构程序的编程模型,并在Windows、Linux等高级操作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用C语言实现了在C51单片机应用中的事件驱动模型,讨论了事件源、消息队列、处理函数的具体实现,此模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3)  event source
事件来源
4)  event source identification
事件源定位
1.
An improved algorithm of power quality event source identification is presented,in which extended cover matrix and extended direction matrix are generated wit.
提出了一种PQ事件源定位的改进型算法,基于虚拟PQ监视器(PQM,即电能质量采集终端)的定义实现系统覆盖矩阵和方向矩阵的扩展,经过简单的矩阵运算可实现事件源的自动精确定位。
5)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s
水源地污染事件
6)  "water source gate event" of Kang Shifu
康师傅"水源门事件"
补充资料:河外射电双源和多重源
      河外射电展源中最典型的也是数量最多的(占40%)一种是双源。双源的最普遍的特征是,在相隔几万至两百万光年的距离上形成两块射电瓣(又称为子源)。证认出的光学对应体(星系或类星体)往往位于此两子源连线的中心。子源的远离光学母体的外边缘处射电亮度变化很陡,而且更接近最大值(此区域常是1″量级大小的致密成分),而向光学母体方向的则是亮度逐渐减弱的辐射延伸部分。最典型的代表是天鹅座A(见射电星系)。有时,光学母体两边是以两个强的外子源为主体的多个子源的组合结构,但仍然成为近似对称分布的所谓多重源。这种直线和对称排列的双源特征,在其所属的光学母体的致密射电区内有时能重现,就是说在不到双源的10-4~10-5的范围内,即在光学体小于0奬01(或几十光年)的区域内,仍然有成双的小致密源出现,而且里、外双源的连线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3C326、33C111、3C390.3、3C405等射电源。
  
  双源的普遍特性,如流量不变化,具有幂律谱 (Svv,平均频谱指数α 约为0.75), 有百分之几的线偏振而没有圆偏振,磁场为10-4~10-5高斯,射电光度强(1040~1045尔格/秒), 能量高(1058~1081尔格)等等都与一般展源相同。对双源已进行了大量的观测统计,得出的结果是两个子源的流量密度相差不大,平均只差40%。两个子源与光学母体的距离也相差不大,双源中较亮的子源更靠近光学母体,直径较小,频谱较平。两个子源之间的距离约为子源直径的 2~4倍。在双源间距为 6~100万光年的范围内,不同射电源的子源大致以同样方式膨胀和相互分离, 形成了从中心向外抛射的圆锥体(圆锥角约20°~50°)。源的光度越大,双源之间的距离越大,抛射圆锥也就越窄。射电源主轴方向(两个子源的连线方向)与光学星系主轴方向成各种交角,表明二者没有相关性。同样,射电源主轴与偏振方位角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以全部双源为例进行统计,没有发现射电光度与频谱指数或展源直径或光学亮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子源明亮头部的线偏振只有百分之几,而在延伸向光学母体的局部地区的线偏振则达到百分之几十,甚至高达百分之七十。
  
  双源和多重源的这些特性提出了三个必须解决的问题:①成双的对称性和一线排列问题;②在极其稀薄的介质中,子源抛射膨胀成形而不瓦解的约束机制问题;③巨额能量的来源和转换方式以及如何向子源进行输运的问题。目前流行的模型基本上有三种:等离子体团抛射及膨胀,大质量物体的一次抛射,连续喷射束。
  
  

参考书目
   A.G.Pacholczyk,Radio Galaxies,Pargamon Press, Oxford, 197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