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有岛武郎
1)  Arishima Takeo
有岛武郎
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houghts of Luxun and Arishima Takeo;
鲁迅与有岛武郎的思想比较研究
2.
Seiza,the unfinished masterpiece by Arishima Takeo,is a novel with his college days as background.
有岛武郎的未完名作《星座》是一部以作者大学时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者以不同的视角刻画了多个充满活力的青春形象,在叙事方面呈现出有别于日本传统文学的特色。
3.
Arishima Takeo w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silver birch group.
有岛武郎是日本“白桦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在欧美留学多年的知识素养,造就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2)  Takeo Arishima
有岛武郎
1.
The author has tried to discover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 of epistolary novels,by taking the example of Manifesto,a famous work by Takeo Arishima.
在一部小说中,这些信息是如何发挥它的作用的?或者说,小说如何利用书信这种语言交流形式来达到叙述目的?本文就这个问题,通过分析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宣言》这部典型的书信体小说,来揭示书信体小说的构造及特征,并通过解析小说中书信与小说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宣言》这部小说的表层内容与深层内容之间的差异。
2.
Chinese writers,represented by Guo Moruo and Japanese writers,represented by Takeo Arishima and those with the Populace faction accept its thought embodiment,the artistic form and the ideology aspect in various degrees.
美国诗人惠特曼诗集《草叶集》对20世纪初的中国和日本文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中国作家和以有岛武郎、民众派为代表的日本作家对其思想内蕴、艺术形式、意识形态方面等有不同程度的接受,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接受必然存在差异。
3)  Youdaowulang
有岛武郎(1878~1923)
4)  Miuratarou
浦岛太郎
1.
Understanding of the Japanese View of Sea through the Folktale of Miuratarou;
从民间故事《浦岛太郎》看日本人的海洋异界观
5)  island of Langerhans
郎格罕岛
6)  Nakajima Ichiro
中岛一郎
补充资料:有岛武郎




Youdaowulang
有岛武郎

(1878~1923)
[]  日本作家。1878年3月4日生于东京贵族官僚家庭,父亲有岛武是萨摩藩邸家臣,明治维新后曾任大藏省书记官等职。有岛武郎自幼受严格儒家教育,后寄住在美国人家中,入英和学校受欧美式教育。幼年时代所受东西方不同教育,对他后来的创作思想有很深的影响。稍长入专为贵族资产阶级子弟创办的学习院,后在北海道札幌的农业学校肄业,在那里受宗教熏染,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一度当志愿兵入伍,任陆军步兵少尉。1903年入美国哈佛大学专攻历史和经济学,开始倾向文学;由于对唯物主义学说发生兴趣,放弃了宗教信仰。归国后任札幌农业大学预科英语和伦理学教师。
 有岛武郎于1910年与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等创办文艺杂志《白桦》,形成对日本现代文学有重大影响的“白桦派”,开始发表小说。1916年妻子和父亲相继亡故,放弃教师职务,回到东京,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他探索生活中深刻的主题,力求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被视为有良心的人道主义作家。由于资本主义的压力和他遵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他已不能安心停留于人道主义的范畴。1921年在东京《读卖新闻》上发表论文《无产阶级与文学》,使他成为日本最早倡导无产阶级文学的作家之一。他以行动贯彻自己的信仰,把他在北海道农场所有的土地分给佃户,把庄园住宅分给农民居住;并变卖私产,作为工人运动的经费。他虽然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人类真正自由的理想,但他的阶级出身和他所受的特权阶级的教育,在他思想上形成尖锐的矛盾。由于无法解脱,1923年6月9日自杀去世。
 有岛武郎于1906年发表的处女作《硬壳虫》已显示出他的才华。1911年开始在《白桦》上连载的长篇小说《一个女人》,写明治时代一个叛逆的女子反抗封建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经历种种苦难,结果遭到毁灭。这是他到晚年才最后完成的毕生大作。他所有的作品,都贯穿着对人类的爱;他写人生中美好明朗的一面和丑恶阴暗的一面,鼓舞为爱与理想而生存,而又不能不深感人生的虚无。他在191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给幼小者》,激励失掉母亲的孩子们在深刻的创痛中去开辟人生的道路。《该隐的末裔》写北海道没有土地的流浪农民的悲惨命运和动物一样的生活。其他主要作品有小说《死》、《宣言》、《叛逆者》、《克拉拉的出走》、《出生的烦恼》,剧本《死的前后》、《友又的死》,论文集《艺术与生活》等。有《有岛武郎全集》10卷。作品构思严谨,文笔华茂遒劲。
               [有岛武郎手迹]有岛武郎手迹
                 楼适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