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晚明小说观
1)  Latter Ming dynasty novel view
晚明小说观
1.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new change of Latter Ming dynasty novel view;
简论晚明小说观念的新变
2)  citizen novel in latter Ming Dynasty
晚明市人小说
3)  dramas and novels in the mid and late Ming Dyna sty
中晚明戏曲小说
4)  Baihua novels in late Ming dynasty
晚明白话小说
1.
There are a lot of vivid professional match-makers in Baihua novels in late Ming dynasty.
晚明白话小说中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职业媒妁形象。
5)  the concept of novil in the Ming Dynasty
明代小说观
6)  novels of late Qing Dynasty
晚清小说
1.
The novels of late Qing Dynasty concerning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may be classified into two kinds——novels of inside point of view written by Constitutionalist Faction to propagandize the constitutionalism,and novels of outside point of view written by nonparticipant writers.
晚清小说涉及宪政运动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立宪派所写,用来宣传立宪的内视角小说;另一类是小说家旁观品评的外视角小说。
补充资料:明观法师(1891~1970年)
【明观法师(1891~1970年)】
  东觉禅寺位于香港荃湾三暨潭,这是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五六年间,由湖北避乱香港的明观法师,在佛门信众支持下所建立的一处道场。他晚年在此驻锡十六年,随缘弘化,于一九七〇年舍报往生。
  明观老法师俗家姓沈,出家后法名觉音,字明观,湖北省武昌人,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出生。他的父亲名敬堂,母亲李氏,有兄弟五人,不幸九岁丧父,赖母抚育成人。明观幼年从叔父启蒙受学,十六岁时,随著长兄学做生意。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明观二十一岁,是年辛亥武昌起义,明观亦投入革命行列,入工兵营当兵。在军中服务了两三年,眼见战争残酷,人命朝不保夕,深感乱世中人命如草芥,人生虚幻,性命在呼吸间,对军人生活深感厌倦,即请长期脱离军籍,恢复平民身份。
  一九一四年,他偶然到汉阳归元寺游览,见放生池中群龟游戏,心想此物寿命千年,但以其壳能断吉凶,为人捕杀,性命难保。而人身更不牢固,四大无常,终于毁灭。正沉思间,见一老和尚,长髯垂胸,威仪严谨。他上前问讯,始知老和尚是归元寺首座体参上人。上人见他温文有礼,颇具好感,乃即对他开示苦、空、无常法印,及佛教缘起的道理。在他正为人生问题彷徨苦闷的时候,老和尚的一番开示,使他有如梦初醒似的感觉。此后他即常到各寺院走动,以接近佛门善知识。后来他游历龙华寺,又遇到了一位可安法师,对他讲解佛法概要,使他对佛法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是年秋天,他到安徽青阳县的九华山游历,在山上遇到一位开忍老和尚,相谈之下,知老和尚是湖北麻城人,与他是湖北同乡,曾经在赤山亲近过法忍禅师。老和尚对他谈出家修行的经过,使明观十分向往,他要求老和尚收他为徒,为他剃度出家。老和尚见他庄重诚恳,具有善根,当即应允,就留他住在山上,要他在寺院中阅读佛经。过了冬天,到翌年开春,开忍老和尚带他到南京,谒见度厄老法师,听老法师讲《净土十要》,开忍老和尚并择于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日为他剃,取名觉音,号明观。时为一九一五年,明观是年二十五岁。
  未久即到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戒期圆满,回到南京,在香林寺挂单,亲近弥修老和尚,充当衣钵,暇时阅读经典。翌年到常州天宁寺,亲近冶开禅师,住禅堂参学。一年后又到镇江金山江天寺,依融通禅师住禅堂,参“念佛者是谁”一句。静坐观察,反问自己。如此参了三年。后来再到扬州高旻寺,亲近楚泉和尚,参“父母未生我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一句,又参了年余。
  一九二一年,明观开始行脚参访,先到江西云居山,亲近久参上座,住了一年。继由江西入湖北,进入河南,沿途参访名刹大德,再由河南西上进入陕西,由临潼登华山,朝拜五峰山顶。下山后到西安,在龙善寺挂单,游览了大慈恩寺、大兴善寺等古刹。继而入终南山,在南五台大茅篷挂单。这时,许多前辈都在山中结茅清修,他都一一去参访。在大茅篷,他亲近智兴、圣宗、印宗诸法师。在大茅篷住了半载,迁居韩湘子洞。并藉机朝参山中的玄奘、圆测、道宣、澄观诸祖师塔及净业寺、鸠摩罗什译经的逍遥园,以及道宣律师受天人供养处。
  明观法师在终南山住了三年,一九二五年下山,由风陵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北上朝礼五台山,礼文殊菩萨道场。由五台山下山途经太原,遇到旧识力宏和尚,力宏发愿重兴太原双塔寺,开办十方丛林,挽留他留下来协助。明观法师留在太原,协助力宏重建双塔寺,辛劳三年,规模已具。一九二八年,明观于力宏同赴北平(北京),到双塔寺的本山万寿寺。力宏出任万寿寺住持,明观出任监院。这样在北平停留了一年余,一九二九年由北平南下,到苏州报国寺参谒印光大师,继而又到宁波观宗寺亲近谛闲老法师。并到宁波阿育王寺礼舍利,以及参访太白山天童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