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主体-客体模式
1)  the model of subject-object
主体-客体模式
1.
From the 1980s to the early 1990s,the academic world usually deals with the problem of value according to the model of subject-object.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哲学界大都是依循主体-客体模式来处理价值问题的。
2)  subject-object schema
主客体关系模式
1.
There is no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subject-object schema and humanistic schema.
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主客体关系模式与人学模式没有实质性区别。
3)  Subject Pattern
主体模式
1.
Comparison between Subject Patterns of Administrative Mandatory Execution;
行政强制执行主体模式比较
4)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主-客体互倚模型
1.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patterns couples perceived and their marital quality using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which allowed exploring the actor effect and partner effect simultaneously.
本文拟采用主-客体互倚模型(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的方法深入探讨夫妻双方感知到的夫妻间的沟通模式与其自身及配偶感知到的婚姻质量之间的关系。
5)  double dominating
双主体模式
6)  new subject model
新主体模式
补充资料:主体与客体
主体与客体
subject and object

   用以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一对哲学范畴。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主体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客体在认识论上,是从17世纪开始使用的。德国古典哲学在揭示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具有不同的侧面,主要是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实践关系是主体改造客体以及客体被改造的关系。在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中,同时发生着认识关系。这是主体在观念上掌握和反映客体以及客体在观念上被掌握、被反映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把自己的目的、计划、愿望变为同主体相对立的客观实在即客体;同样,在主体反映和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客体移入人脑,经过改造成为人的思想、知识,或者在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中,使自然物成为人的工具,延长人的器官,直接从属于主体。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