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阿克莱夫模型
1)  Aclerph Pattern
阿克莱夫模型
2)  Akalov mode
阿克洛夫模型
1.
Akalov mod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librarians quality;
阿克洛夫模型与图书馆馆员素质建设
3)  Alniflex solution
阿尔尼夫莱克斯溶液
4)  klein model
克莱茵模型
5)  Alexie
阿莱克西
1.
Toward Syncretism: A Thematic Trajectory of Sherman Alexie's Novels
趋于融合:谢尔曼·阿莱克西小说主题发展轨迹
6)  Black & Schole's model
布莱克&硕利模型
补充资料:莱夫克特拉战役

莱夫克特拉战役 公元前371年8月5日,在维奥蒂亚战争(公元前378—前362)时期,斯巴达人和底比斯人于在莱夫克特拉(希腊中部维奥蒂亚州的城市,距锡韦城11公里)附近进行的一场交战。 斯巴达军队(1万名重步兵和1000名骑土)在克莱翁布罗特国王的指挥下,排成12横列的方阵。国王统率的精锐步兵部队列于右翼。埃帕米农达(伊巴密浓达)统率的底比斯军队人数较少(约6000名重步兵和1500名骑士)。底比斯人的军队展开成当时极不寻常的战斗队形:以8横列排成一个方阵对付斯巴达人的左翼和中央,以50横列排成一个纵深纵队对付敌强大右翼。该纵队由300名精兵组成的底比斯的精锐部队——“圣军”负责殿后。在斯巴达人强大的实力面前,这种战斗队形保障了埃帕米农达左翼的绝对优势,并使斯巴达人无法实施迂回机动。交战以骑兵冲突开始。底比斯人骑兵击退斯巴达骑士的冲击之后,其步兵随骑兵一起转入进攻。底比斯人的突击纵队也按计划突破了当时正欲包围底比斯人左翼的克莱翁布罗特的方阵。斯巴达人完整坚强的方阵队形被破坏,克莱翁布罗特国王战死。他的军队伤亡1000余人,躲进营地,向底比斯人建议停战。 以底比斯人获胜为结局的莱夫克特拉交战,动摇了斯巴达的霸权,并注定了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公元前六至四世纪)的瓦解。交战为希腊广泛的民主运动开辟了道路。底比斯人在不长一段时期内(到公元前362年止)曾站在这一运动的前列。莱夫克特拉交战也标志着军事学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以前采用的方阵战斗队形都是沿正面平分兵力的。埃帕米农达首创了新的战斗队形。这是以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地段的原则为根据的。他压缩对敌右翼和中央实施辅助突击的兵力,对左翼建立了强大的进攻集团。恩格斯写道:“埃帕米农达第一个创立了直到今天仍然解决几乎一切决战的伟大的战术原则;不要沿正面平分兵力,而把兵力集中在决定性地段进行主攻。”底比斯人骑兵训练有素,骑兵与步兵的动作协同一致,以及底比斯军队捍卫本国独立的高昂土气,对他们获胜起了重要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