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美学效果和接受美学
1)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receptive aesthetics
美学效果和接受美学
2)  aesthetic effectiveness
美学效果
1.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esthetic effectiveness of implant supported dentures in partially edentulous patients 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on aesthetic effectiveness.
目的 评价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牙龈美学效果及患者对美观的满意度。
2.
Object: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gingival aesthetic effectiveness of immediate placement and immediate prosthesis in single anterior implant 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on aesthetic effectiveness.
目的:评价种植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牙龈美学效果及患者对美观的满意度。
3)  aesthetic effects
美学效果
1.
It proposes that the writers could be motivated by the pursuit of aesthetic effects, guide of cognition, cohesion of foregrounding, and above all, the underlying desire to highlight their communicative intentions, i.
文章认为作家应用前景化手段是基于追求美学效果、引导读者对语篇的认知、构成前景化结构的衔接与连贯这三个基本目的,而作家采用前景化策略的深层动因是突显其交际意图,向读者传达其独特的社会经验或人生感悟。
2.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es of English poem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seven major functions of line-division in the English poetry, its aesthetic effects as well as its usefulness to English poetry appreciation and poetic translation studies.
通过若干诗例探讨了英诗分行的七种主要功能和其美学效果及其在诗歌鉴赏与翻译研究中的功用。
3.
The author provides the analysis and comments on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couple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d order and aesthetic effects.
文章从语序和美学效果两个方面对不同的英译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4)  aesthetic effect
美学效果
1.
The main ideas include that Poe stressed aesthetic effect making horror as an art,his aesthetic orientation is toward the life and death dimension bridging aesthetic value between horror narration and the concept on death,and he made literature become the conve.
集中表现为:注重美学效果,化恐怖为艺术;审美取向指向生死维度,在恐怖叙事和死亡观念之间架起美学桥梁;将文学创作上升到生命与宇宙对话的高度,对"天国之美"进行消解与重构。
2.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rhetoric equivalence in ad translation is discussed and illustrated in this article by means of such rhetor.
通过比喻、双关、夸张、拟人、反语、仿拟、对照等修辞方法,探讨了英汉广告翻译中的修辞等效美学效果并对修辞在翻译中的应用原则及表现特征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3.
Based on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source and target language,this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Sun Fali s translated version "The Two Noble Kinsme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rtistic conception,collection of folk songs and rhetoric devices.
文章从本土语和目标语的审视角度出发,从原语和译语中摘取了大量实例,试图探讨孙法理之戏剧《两个高贵的亲戚》翻译文本中的意境美,采风美,修辞美几种美学效果。
5)  reception aesthetics
接受美学
1.
On the Reception Dimension of the News Communication ——Theoretical Reference to the Reception Aesthetics;
新闻传播的接受之维——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参照
2.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loaded expres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化词语的翻译
3.
Reception Aesthetics and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接受美学与儿童文学翻译
6)  receptive aesthetics
接受美学
1.
The Feeling of Acceptors Based on Receptive Aesthetics;
从接受美学看朗读的对象感培养
2.
An Analysis of Western Hermeneutics and Receptive Aesthetics According to Methodology;
从方法论角度看西方解释学与接受美学
3.
Consider of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on the Literature Works of High School from Receptive Aesthetics;
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接受美学思考
补充资料:苏联美学
      俄国十月革命后形成的苏联各种美学思想的总称。
  
  开创期  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在列宁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与各种资产阶级美学思潮和否定文化遗产的"无产阶级文化派"进行了斗争。从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苏联报刊开展过怎样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讨论,提出了有关美学的对象、界限和原则等一系列原则问题。同时,在关于艺术创造方法的讨论中也涉及到许多主要的美学问题。著名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Α.В.卢那察尔斯基系统阐发了列宁的美学思想,坚持文学艺术的真实性和思想性原则,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提倡创作社会主义的"悲剧"和"喜剧"。另一位苏联文艺理论家В.В.沃罗夫斯基(1871~1923)也对苏联美学思想的确立产生了一定影响。他在不少的美学和文艺评论文章中捍卫艺术的现实主义原则,强调文学艺术的倾向性和党性,坚决反对俄国颓废主义艺术和唯心主义美学观。 一些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如M.高尔基、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863~1938)、C.M.爱森斯坦(1898~1948)、Α.Α.法捷耶夫(1901~1956)等在戏剧、电影、文学各个领域中也为建立和发展苏联美学作出了贡献。
  
  30~40年代的苏联美学加强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文艺思想的研究,相继编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1933)、《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1933、1937)和《列宁论文学》(1941)等著作。此外还编辑出版了Г.В.普列汉诺夫、F.梅林、R.卢森堡、Р.法拉格等人的美学或文艺论集等。 苏联美学家Μ.Α.里夫希茨(1905~
  )的《马克思的美学观点》(1933)、《论马克思艺术观的发展》(1933),Α.Ф.洛谢夫(1893~
  )的《艺术形式的辩证法》(1927)、《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1938)、《神话的辩证法》(1930),В.Ф.阿斯穆斯(1894~1975)的《艾克曼〈谈话录〉中的歌德》(1934)、由他编辑并加写前言的《古代思想家论艺术》(1937),G.卢卡奇在苏联留居期间写的《十九世纪文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1937)、《现实主义史》(1939)及其他美学论著,都在当时的苏联美学界引起过积极的反响。
  
  1934年 9月,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并规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苏联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要求艺术家根据革命的现实发展,真实地、历史具体地描写现实,使苏联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50年代初,报刊上接连发表各种不同观点的美学文章,探讨文学艺术的基本问题。1954年,苏联高等教育部首次拟定出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理教程大纲》。1956年,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初次用俄文全文发表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引起了苏联美学界的注意。1956年,Α.布罗夫的《艺术的审美本质》一书问世,书中尖锐地批评了艺术是以感性形象形式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意识形态这一传统观点,明确指出: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相比,不但具有特殊的感性表现形式,也具有自己特殊的内容;艺术的本质是审美,这种审美本质同时体现在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上面。布罗夫认为,艺术的特殊形式和内容、艺术的审美本质均取决于艺术的特殊对象。他以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关于"人的对象化"等论点为依据,论证这种"特殊对象"就是"活生生的人的性格",就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本质"。在美的本质问题上,布罗夫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他说:美之所以是主观的,是因为它不能存在于人的感觉之外,不能脱离人的审美理想;美之所以又是客观的,是因为它的基础存在于人的生活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性中。美以客观的特性为基础,但这种特性没有主体便不能实现为美。
  
  布罗夫关于艺术的特殊性不仅在于艺术的形成,也在于它的内容和对象以及艺术的特殊本质是审美等论点,引起了1956~1966年苏联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学术辩论,把以前研究较少的美的本质问题推到了美学注意的中心。这次辩论涉及到研究美的本质问题的理论根据和方法论、美的根源、美的内容与形式、美与真和善的关系等问题,争论的焦点是:美的根源在于自然本身的属性,还是在于对象的社会属性。围绕争论的焦点形成了主张前一种观点的"自然说"和主张后一种观点的"社会说"。
  
  "社会说"一派认为,理解美的社会性的关键在于剖析人类社会实践中人与对象的关系,因为正是在人发生"对象化"和自然发生"人化"的实践过程中,事物的审美属性才得以客观地形成和发展。万斯洛夫在1957年出版的《美的问题》和在此之前发表的《客观上存在着美吗?》等文章中,提出美的客观性在于社会性的基本论点。他说,审美属性按其自身的存在来说是自然的,因为它们是物质的、感性的、依赖于自然界的规律;但按其本质来说又是社会的,因为它们体现的是人以及由社会形成的人的特点和属性。因此,美仅仅属于在实践过程中被"人化了的"现象。斯托洛维奇在《现实和艺术中的审美》(1959)一书中进一步指出,现实的审美属性就是具体感性的客观现实事物和现象,以及它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占的地位和在这一体系中所起的作用而使人对之产生特定思想感情的能力。审美属性是自然物质的形式和社会的人的内容两者的辩证统一。斯托洛维奇认为美的客观性在于社会性,美的客观属性依人类社会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转移。
  
  主张"社会说"的其他美学家又提出一些与万斯洛夫和斯托洛维奇不同的看法。特罗菲莫夫和戈尔登特里赫特反对"美的基础存在于物质本身"、美具有"自然形式"和"社会内容"这种提法,指出"审美物质绝对是社会性的",审美现象的内容和形式都带有社会、历史的性质。塔萨洛夫把"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首先看作是主体创造能力的表现和发挥,并认为这种个性创造力的发挥正是美得以生成的根源。
  
  "自然说"的基本观点是:美的根源和基础在于现实、自然界本身的属性和规律性,美为现实对象本身所固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社会而存在;客观自然的美不具有社会性,只有人对它的主观反映(审美感受、审美理想、审美评价)才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
  
  这一派美学家认为,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多样性的统一与和谐是美的基础。例如,德米特里耶娃在1956年出版的《审美教育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概论》等著作中提出,解决美的本质问题的正确途径是把D.狄德罗的关系原则和Н.г.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即生活"的原理结合起来,把多样性的统一与和谐作为人的美的观念的客观基础;而现实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普遍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是产生美的始因。柯尔年科也在《论审美本性问题》一文中指出,人类创造的对象和未经劳动作用的对象(自然物)的审美属性并无任何原则的区别,它们的审美属性都是物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井然有序的表现。 此外, "自然说"从列宁的认识论原理出发,坚持审美客体和审美属性是第一性的,审美感受的审美意识是第二性的观点。波斯彼洛夫在《论艺术的本性》、《论美和艺术》等著作中指出,人的审美感受、审美意识和审美关系离开物质的审美客体就不存在;现实生活的审美属性不是由人的意识创造出来的,而是人的意识感受了这些属性。对生活现象的审美感知、认识和评价的能力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社会中历史地产生和发展起来,完全是由于在客观世界中始终存在着与它们相应的对象。对生活的审美认识的客观方面具有优先性,主观方面仅具有派生性,主观方面不仅受到认识对象的制约,还受到认识主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有的"自然说"美学家还把事物的具体可感的质的规定性看作美的本质,把自然界的发展进化看作美的现实基础,认为美的本质在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必然性,等等。
  
  "社会说"和"自然说"相互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自然说"批评"社会说"非历史主义地全盘接受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提出的概念,把"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等论点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指出这样并不能说明美的本质和根源。"社会说"批评"自然说"没有能力确定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美与丑的界限,不可能历史地研究审美对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不能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审美属性提出一个统一的原则,在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解释中陷入自相矛盾和折衷主义,等等。
  
  除"自然说"和"社会说"两大派别以外,争论中还出现了第三种观点。如有的美学家认为自然美和社会美分属客观现实中审美的两种形式,前者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社会而存在,后者则与人的自觉活动相联系,为社会存在的客观过程所制约;有的美学家主张从美与真、善的关系中揭示它的本性;还有的美学家试图把"自然说"和"社会说"两种观点的"合理因素"综合在一起来解释美的本质。在讨论后期又有人提出新的概念,把美看作一种价值范畴。最后一种看法引出了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美学研究的新方向。
  
  发展趋向  70年代以来,苏联美学有比较显著的发展。美学队伍迅速扩大,从事美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不断增多,文科高等院校普遍地建立了美学教研室,许多党校、军事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函援学校和业余学校也开设了美学专业课或普及性美学课程。同时,美学著作出版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通俗性、普及性的读物发行面相当广泛。美学研究的范围,扩大到生产建设、日常生活、交际活动、体育运动等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出现了"劳动美学"、"技术美学"、"工业美学"等美学新分支。与此同时,审美教育问题也为苏联美学界和整个社会所注意,美育被看成是对人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它具有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80年代以来,审美教育在社会上的普及和"审美文化"这一新概念的提出都标志着美育思想的进展。这一切促进了苏联美学研究中方法论的更新和多样化。苏联美学界越来越重视美学和艺术研究与各种毗邻学科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问题,越来越强调对美学和艺术的基本问题采用多种方法开展跨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以求得更精细、更深透的解决。苏联美学界的方法论中已有认识论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分析法、系统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艺术社会学方法、艺术心理学方法、类型学分析方法、历史比较分析方法、符号学语义学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文化教育学分析法等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