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巩义黄冶窑
1)  Huangye kiln of Gongyi
巩义黄冶窑
1.
Among them, a piece of Sancai glazed pottery plate with blue galze may be produced at Huangye kiln of Gongyi.
其中出土的蓝釉三彩盘制作精美,推测可能为巩义黄冶窑的产品。
2)  the Huangye kiln site
黄冶窑址
1.
The excavation at the Huangye kiln site at Gongyi carried out in four times from 2002 to 2004 by the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revealed the kiln furnaces dated to the Han ,Tang,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nd potter’s establishments such as workshops and pools for washing clay.
2002~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巩义市黄冶窑址进行了四次发掘,发掘面积2429平方米,发现窑炉10座、作坊5处和淘洗池、澄泥池等遗迹。
3)  Huangye kiln
黄冶窑场
4)  Gong Kiln
巩窑
1.
Line Scanning Analysis of White Porcelain from Gong Kiln in Early Tang Dynasty by Energy Disperse X-Ray Fluorescence;
巩窑唐代早期白瓷的EDXRF线扫描分析
5)  Huang Gong
黄巩
6)  gongyi
巩义
1.
Gongyi is rich in Buddhism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forming a certain scale.
巩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并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采取突出独特性、景区区域联合、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培养专业佛教景区导游等措施确保巩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补充资料:巩义雪花洞

巩义雪花洞

雪花洞原名神仙洞,距省会郑州市约45公里,处于著名浮戏山风景名胜区的东北隅。浮戏山原名横岭,即《轩辕本纪》中的洪堤。从《山海经?中次七经》、《水经》和《水经注》中得到证实,神仙洞就位于其中。神仙洞古名“崆山洞”,明、清时称“仙宇灵境”,属中岳嵩山范围,为《道藏》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六中岳土岳,称“上帝司真之天”。洞穴全长约5000米,现已探测长度为2000米,有六个大厅,大的可容万人。洞内主要是由钟乳石、石笋、石柱组成的大千世界,一色洁白,玲珑剔透,其中尤以雪花状的石花最为珍奇,在国内首屈一指,故名“雪花洞”。整个洞穴的景观如北魏《水经注》记载一样“入石门,又得钟乳穴,穴上素崖壁立,非人迹所及,穴中多钟乳,凝膏下垂,微津细液,滴沥不断,幽穴潜远,行者不极穷深,而穴内常有热风,火无能以经久故也。”

黄帝乘龙问道广成子

相传神仙洞是黄帝时代高士广成子居住、修身、炼丹的地方,也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约公元前2600年左右)向广成子讨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策略的地方。又传说黄帝是乘着龙的队伍去神洞仙向广成子讨教的。当广成子同意传授教诲时,黄帝就把群龙驻跸于外洞部位。故一进洞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龙的世界,在200米长的洞厅内留下了各种龙的形态和特征,从中可以分出:“八翼之龙”、“六交龙”、“飞黄”(马形带翼之龙,也称马龙)、“天龙”和“地龙”;在势态上有“盘龙”、“卧龙”、“飞龙”、“腾云驾雾龙”、“双龙戏珠龙”,犹如龙的故乡。因此,这个大厅被誉为“飞黄停骖厅”

过了“飞黄停骖厅”,就是广成子“授道厅”。在《轩辕本纪》中说广成子是崆山洞的一个居人,在《神仙传》中的《老子传》说他就是“老子”。其中记载着:上三皇时为中元法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氏时为郁华子,神农氏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氏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真形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主邑先生。而在宋代的《事林广记》中则认为:“以上凡历代更易姓名,变现不一,其实是一老子也”。所以洞厅内的祥禽瑞猷,山、湖、海、河、竹林、山水、钟乳石和石笋等或立或坐,各种形态和情景均多以老子与黄帝命名,授以广成子授道与黄帝听道的形象,有关事物反映历史渊源。

由“授道厅”进内为“得道厅”,有“望齐冰雪”、“石牛”、“石象”、“骆驼”、“石莲花”、“石塔林”、“石瀑布”等景观。再进内即为“悟道厅”,钟乳石、雪花石犹如“石坑头”、“石蜂巢”,像绵针四射,根根纤白。其内为“论道厅”,见有“广成子教诲黄帝,黄帝彻悟”状,又有“神龟”、“龙鱼”、“大鹏”、“仙鹤”、“白鹿”、“凤凰”、“角瑞(麒麟)”等为之起舞,共贺治世之主出世。过“论道厅”,就是“教化厅”,洞厅内一片瑞和升平气氛,有“贝多之海”,树大叶茂,冬夏不凋,有万方来朝、万民同乐的大同世界风采。

黄老与黄帝

神仙洞不仅景观奇异优美,与众不同,而且还流传着各种神话和传说,给洞穴旅游增加神奇色彩。传说在神仙洞修炼的广成子,是道教所尊的神,同是老子,故称“黄老”。他是一个道貌岸然、品学兼优、德高望重的高士、学者、君子。晋人葛洪著的《神仙传》称:“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空山同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曰敢问至道重,广成子曰,尔治天下,禽不待候而飞,草木不黄而落,何足以语至道。黄帝退而闲居三月,后往见之,膝行而前,再拜请问治身之道,广成子答曰:至道之精,杳杳寞寞,无视无听,抱神而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并授以《自然经》一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