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政协决议
1)  resolution of the CPPCC
政协决议
2)  administrative resolution
行政决议
3)  Administrative Agreements
行政协议
1.
In Circum-Bohai-Sea region,administrative agreements are the new instruments to promote cooperation and settle disputations.
环渤海地区,行政协议已成为实现合作和解决争端最为重要的区域法治协调机制之一。
2.
The administrative agreements appear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economical unification in China is a legal mechanism on which regional governments cooperate so as to overcome the impediments brought by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行政协议是区域内地方政府为克服行政区划障碍而进行合作的法律机制。
3.
On Administrative Agreements of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A View of Cross-Regional Administration Law Enforcement;
行政协议作为行政主体之间的契约制度,导入到行政协助中,以约定义务替代飘忽的法定义务来约束行政协助当事人,最大限度地促使行政协助发挥作用,还原制度的应有功能。
4)  administrative agreement
行政协议
1.
The legal nature of the administrative agreement;
行政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
2.
The administrative agreements appear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economical unifica- tion in China is a kind of legal mechanism upon which regional governments cooperate so as to overcome the impediments brought by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出现的行政协议,是区域政府为克服行政区划障碍而进行合作的法律机制。
5)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邮政协议
6)  Administrative Agreement Law
行政协议法
补充资料:政协名称的由来与政协会徽的含义

政协名称的由来与政协会徽的含义

政协名称的由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26ldquo;新政协%26rdquo;,以区别于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26ldquo;旧政协%26rdquo;。1948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以扩大、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今北京)召开。后来,周恩来提出:许多团体都冠以人民两字,政协何不采用?这个意见被采纳了。因为人民包括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人民民主的性质鲜明。1949年9月17日筹备会的第二次会议决定将%26ldquo;新政治协商会议%26rdquo;改称为%26ldquo;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6rdquo;,简称%26ldquo;人民政协%26rdquo;。

关于政协名称的解释与使用:

人民政协的全称是%26ldquo;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6rdquo;,政协各级组织的全称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之后加上各该地方的名称再加上委员会,即%26ldquo;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6times;%26times;省(市)委员会%26rdquo;、%26ldquo;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6times;%26times;省%26times;%26times;县委员会%26rdquo;。

  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各级政协的名称经常要使用简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可以简称为%26ldquo;人民政协%26rdquo;或%26ldquo;政协%26rdquo;。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可以简称为%26ldquo;政协全国委员会%26rdquo;和%26ldquo;全国政协%26rdquo;,在对外交往中也可根据情况使用%26ldquo;中国政协%26rdquo;的名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地方委员会的名称,可以简称为%26ldquo;政协%26times;%26times;省(市)委员会%26rdquo;、%26ldquo;政协%26times;%26times;省%26times;%26times;县委员会%26rdquo;,也可简称为%26ldquo;%26times;%26times;省(市)政协%26rdquo;、%26ldquo;%26times;%26times;省%26times;%26times;县政协%26rdquo;。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地方委员会会议的名称,可以简称为%26ldquo;政协第%26times;届%26times;%26times;省(市)委员会第%26times;次会议%26rdquo;,%26ldquo;政协第%26times;届%26times;%26times;省(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26times;次会议%26rdquo;,也可简称为%26ldquo;%26times;%26times;省(市)政协%26times;届%26times;次会议%26rdquo;,%26ldquo;%26times;%26times;省(市)政协%26times;届%26times;次常委会议%26rdquo;。县级政协的简称亦与此同。

  在举行政协全会时的会标、各级政协的印章和政协机关的牌子上,均应使用全称。

政协会徽的含义

政协会徽体现了%26ldquo;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民主阶层大团结%26rdquo; 的精神。这个会徽是在众多的设计图案中选出来的是由张仃、周令钊设计的。

设计者对图案的原说明是: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齿轮、嘉禾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四面红旗表示四个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的大联合;地图表示新中国,背景光芒四射。此外,红星下面的%26ldquo;1949%26rdquo;四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诞生的年号;缎带上的%26ldquo;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6rdquo;10个金色仿宋字,标明了人民政协的全名。这个设计图案经周恩来同志批示交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们传阅,最后,经筹备会常委会主任毛泽东同志批准,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开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首次正式使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