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一.二八事变
1)  Jan. 28th Incident
一.二八事变
2)  the Jan 28 Incident
"一·二八"事变
1.
After the Jan 28 Incident,Chinese government im plemented the policy of"resisting while negotiating",constantly seek for sympathy and support from western great powers,and expected them to involve and interfere the military con flict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 ,中国政府推行“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的政策 ,不断寻求西方列强的同情和支持 ,希望列强介入、干涉中日军事冲突 ,借助列强的力量对抗日本。
3)  The Incident of January 28
一二八事变
4)  January 28th Shanghai Incident
一·二八上海事变
5)  "9.18" Incident
九·一八事变
6)  "8.13 War"
八一三事变
补充资料:"一·二八"事变
      1932年 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武装进犯上海的事件。因为遭到中国军民的坚决抵抗,又称"一·二八"淞沪抗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上对其占领中国东北、拼凑伪满洲国的注意,及蓄谋占领上海,于1932年 1月18日制造了日本僧人无故寻衅滋事被殴的"日本和尚事件"。21日,日本以此为借口,向上海市政府提出"抗议"及四项无理要求,即道歉、惩凶、赔偿损失和取缔民众排日运动等。28日夜11时许,在上海市政府答复接受其所提要求后,又提出撤除闸北中国驻军及防御设施问题。12时,不等答复,即向闸北中国驻军发起攻击,战争爆发。
  
  
  
  当夜,中国驻军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参谋长兼淞沪警备司令戴戟等人领导下奋起抵抗,迫使日军于次日晚表示接受英美等国调停,暂行停战。2月3日,战事复起,日军分三路围攻闸北,同时猛攻吴淞,但均被击退。7日后,日本先后增调混成旅团、师团各一到沪参战,并两次改任司令官,加强指挥。20日起日军向吴淞、江湾、闸北发动全面进攻。23日,十九路军在庙行与日军展开决战,击毙日军三千余人,自身也阵亡将士两千余人。
  
  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日本工厂的工人举行抗日总同盟罢工;上海各界人士组织反日救国会,纷纷参加抗日义勇军、运输队、救护队等。但南京政府妥协退让,2月24日后日本再次改派司令官,增援两个师团到沪参战。十九路军除得到第五军前来助战外,未获南京政府的任何援助。3月1日,日军发动以江湾为中心的总攻击,十九路军不得不下令撤退。2日,日军占领大场、浏河。3日,在英美等国调停下,日中双方宣布停战,24日开始谈判。5月5日国民政府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驻军,而日军则可留驻上海。日本通过"一·二八"事变,达到了拼凑伪满洲国(3月1日宣布成立)和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的双重目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