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亚美研究
1)  Asian American Studies
亚美研究
1.
This article is basically the keynote speech by UCLA Professor King-Kok Cheung at the conference on Asian American Studies held in Shantou University in December 2006.
只有接纳、融合不同的观点,重新审视亚美研究,让来自亚洲、美洲以及各个种族地区的学者通力合作,亚美研究才会更加圆满,并避免盲目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自大心理。
2)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美国]亚洲研究协会
3)  study on aesthetic education
美育研究
1.
The study on aesthetic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be made on every side.
高校图书馆的美育研究应全方位地进行。
4)  American Studies
美国研究
1.
American Studies:A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美国研究:一个历史的解读
2.
government, together with American Studies, has been relying on its culture advantages to carry out its foreig.
而作为学术研究的美国研究也正日益成为美国政治、外交的载体和传播美国式民主和价值观的平台。
3.
American studies are popular social science topics in the world now since the US is a global super power.
美国的强大使美国研究在全球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5)  American Study
美国研究
1.
American study has been a favorite research subject for Chinese scholars since 1979.
1979年以来美国研究在中国受到学者的青睐,本文认为,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发展的需要,以下三个问题在中国美国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1)美国在冷战后时代国际体系中地位与美国帝国;(2)美国国内政治制度对美国对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影响;(3)美国主导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共性与差异。
6)  aesthetic research
美学研究
1.
We could find that the problem s field of aesthetic research has produced great transformation reviewing contests of 30 years of the New Era,which is from traditional problem of 50-60 age 0f 20th century to western modern aesthetic problem.
回顾新时期30年来的许多论争,我们可以发现新时期美学研究的问题域产生了极大的转换,由20世纪50-60年代的传统问题转向了西方现代美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由形而上的问题转向了形而下的问题,由一元化问题转向了多元化的问题,由抽象思辨的问题转向了生活世界的问题等等。
2.
However, it is not enough to analyze the intention of Marx putting forward the law of beauty and the proposition s position in aesthetic research incorporating the social tide of 1840 s, i.
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学思想的挖掘和阐发,是我国美学界在20世纪后期努力的方向之一,但对结合《手稿》发表时即欧洲19世纪前期的社会思潮来分析马克思提出"美的规律"的动机和目的,界定它在当代美学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却一直为美学界所忽略。
补充资料: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机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的前身。1929年11月该会在北平成立时,即设有考古组,主任是徐炳昶(旭生)。1934年正式设立史学组,顾颉刚为主任。
  
  史学研究会从事田野考古的人员,除徐炳昶外,先后有常惠、何士骥、苏秉琦、白万玉、孙文青等。工作项目主要有:1930年春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古物保管委员会合作,对燕下都遗址的发掘;1933~1935年,对关中地区史前和周秦时期遗址的调查,以及在宝鸡发掘斗鸡台周墓,在西安发掘唐中书省遗址(获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另外,还曾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详细的勘察。这些考古工作的成果,已经出版的有苏秉琦著《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何士骥著《石刻唐太极宫暨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兴庆宫图之研究》(1935),何士骥、刘厚滋合编《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1936年在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史学研究所,由徐炳昶任所长。抗日战争期间,所址迁往昆明,后仍迁回北平。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接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