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现代悲剧意识
1)  modern tragic awareness
现代悲剧意识
2)  Tragic Consciousness
悲剧意识
1.
The tragic consciousness and "Qan chibi Fu";
苏轼的悲剧意识及其《前赤壁赋》
2.
Comparison of main character images in Sunrise and A Country of Snow——Discussion on tragic consciousness of Cao Yu and Chuanduan Kangcheng;
由《日出》、《雪国》中主要人物形象比较——看曹禺与川端康成的悲剧意识
3.
Hemingway s tragic consciousness as viewed from his A Farewell to Arms;
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悲剧意识
3)  tragedy consciousness
悲剧意识
1.
Hemingway s tragedy consciousness and death knot;
海明威的悲剧意识与死亡情结
2.
Discussion on Chinese tragedy consciousness and its spirit——Take The Book of Songs as the case;
论中国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以《诗经》为个案
4)  consciousness of tragedy
悲剧意识
1.
On the consciousness of tragedy in SU Man-shu s Novels;
论苏曼殊小说的悲剧意识
2.
He concluded tha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onsciousness of tragedy does exist, although its conflict is weaker than th.
中国古代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西方的标准来讨论中国的问题 ,而没有注意到中国传统悲剧意识具有“内向性”特征。
3.
Poems on history in the Tang Dynasty have a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tragedy,with its surface layer being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of tragedy and deep layer being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f tragedy.
唐代咏史诗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识,其表层是个体悲剧意识,深层是历史悲剧意识。
5)  tragic sense
悲剧意识
1.
On the Tragic Sense of Death in Eugene O nell s Dramas;
论奥尼尔剧作的死亡悲剧意识
2.
Tragic Existence ——Review Wang Anyi s tragic sense from i love Bill;
悲剧性的存在——由《我爱比尔》看王安忆的悲剧意识
3.
Deep and strong tragic sense is the most essential feature of Xu Wei s painting imago.
深沉强烈的悲剧意识是徐渭绘画意象的最根本特征。
6)  sense of tragedy
悲剧意识
1.
Laoshe s humor constantly exudes a strong sense of tragedy.
"幽默大师"老舍的幽默里始终流露出较为浓重的悲剧意识,这种意识体现于他对苦难民众和民族的悲悯情怀、对丑恶人物和现象的批判精神、对人生困境与矛盾的悲观情绪,这又形成了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的悲喜交融的创作风格。
2.
Tie Ning has conducted a new kind of research via her works since 1996, whose contents are more close to the common people s life and show a sense of tragedy and critical spirit that have not been clear ever before.
铁凝1996年之后的创作进行了一种新的探索,在内容方面更贴近当下普通人的生活,表现出一种过去不太明显的悲剧意识和批判精神。
补充资料:悲剧
悲剧
tragedy

   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发源于古希腊,由春季祭祀酒神仪式上的酒神颂演变而成。亚里士多德把它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净化、宣泄)。后世,很多美学家、戏剧理论家都曾从不同的角度确立悲剧的本质。在悲剧中 ,人的欲望、情感 、意志 、能力都是历史的产物,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 ,但都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磨难,甚至是厄运,而且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这就构成了“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在这种悲剧冲突中,主人公不仅要同为其造成挫折、磨难的强大外在力量搏斗,往往还要同主体的内在本质力量进行搏斗。尽管突然降临的悲剧性情境似乎是偶然的,但是,这种情境只是为主体行动安排的必要契机,而行动都是源于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主体为了极限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做出的。因而 ,由行动构成的命运的曲线,连同最终的结局!!!B0642_2无论是失败或是丧失生命,便是他(或她)完整生活的凝聚,亦即完整的人格在行动中自满自足。悲剧的力量正在于主人公有限的生命运动所体现的人类精神的永恒价值。
    
   

《窦娥冤》剧照

《窦娥冤》剧照


   
   悲剧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区分。在戏剧史上,悲剧题材的演变要比其他体裁更为明显。人们把古希腊悲剧区分为命运悲剧和英雄悲剧,两者的主人公都是超凡的神祗和王公贵族,在悲剧冲突中表现激烈的情感、超人的意志和不朽的精神。莎士比亚的悲剧主人公多是王公贵族。19世纪以后,悲剧的题材转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现实主义悲剧作品中,通过小人物永不满足的、不能实现的追求表现现代人的生态与心态,从而获得一种崇高感。荒诞派剧作家则善于从人类尴尬的生存状态中寻找悲剧题材,着力表现当代人对失去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渴求。
   中国古典戏曲也不乏悲剧作品。与西方悲剧相比较,中国戏曲往往由忠与奸、善与恶、压迫与被压迫的鲜明对立构成悲剧冲突,其中有《赵氏孤儿》、《精忠谱》这样的英雄悲剧,有《窦娥冤》这样表现被压迫者反抗精神的悲剧,也有《牡丹亭》、《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爱情悲剧。在不少作品中,大团圆的结局往往削弱了原有的悲剧力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