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两枝世界政治论
1)  bifurcated structure of world politics
两枝世界政治论
1.
Both bifurcated structure of world politics and new medievalism have quit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position of nation-states.
就民族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而言,当前国际关系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有三派观点:一派坚持传统的国际体系观,认为民族国家应该而且正占据着主体地位,例如(新)现实主义;第二派以全球化理论为代表,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扩张,后现代的国际体系由于民族国家与市场经济的二元对立而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民族国家及其主权特性终将消亡;第三派观点以“两枝世界政治论”和“新中世纪主义”为代表,认为民族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在当前的后国际体系中对立统一、相互竞争而又长期并存。
2)  World Politics
世界政治
1.
The Right-inclining of Western Europe and World Politics;
西欧及世界政治的向右倾斜
2.
European Muslims Issue under the Context of World Politics;
世界政治情境下的欧洲穆斯林课题
3.
This paper tries to illustrat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tinctions amo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IP),International Relations(IR),World Politics(WP) and Global Politics(GP)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realistic change.
本文从历史发展和现实革新出发,力图阐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政治和全球政治等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3)  political world
政治世界
1.
Political philosophy studies the political world from two aspects:political existence--the subjective aspect of the political world.
政治哲学从政治存在和政治思维两个方面来考察政治世界。
2.
The discovery of phenomenological world of politcs benefit from Arendt who analysised human three activities in a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and connectioned politics with meaning of human existence,so she originally turned phenomenological life-world to political world.
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概念,但他并没有意识到它的政治意义,现象学的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海德格尔虽然注意到了政治世界,但是他却把它看成是非本真的领域,现象学意义上的政治世界发现得益于阿伦特,她对人的三种活动进行了现象学的分析,把政治与人存在的意义相关联,开创性把现象学的生活世界转向政治世界。
4)  the theory of two worlds
两个世界理论
5)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世界政治转换
1.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role of global public issues in facilitating the transition of world politics,and also lists some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s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本文对全球公共问题在推动当代世界政治转换中的地位作了思考,同时还简要列述了在转换世界政治中的中国外交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6)  worldwide political structure
世界政治格局
1.
The worldwide political structure experienced several great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vicissitudes of the society.
在国际社会发展与变迁过程中 ,世界政治历经威斯特伐利亚格局、维也纳格局、凡尔赛格局和雅尔塔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形式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与社会进步的要求相适应。
补充资料:《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ialogo sopra i due massimi systemi del mondo, tolemaicoe copernicano

   伽利略的天文学著作。1632年在意大利出版。该书用3位主人公萨尔维尔蒂、沙格列陀和辛普利邱进行4天对话的形式写成。前2人分别代表伽利略的化身和朋友,第3人则代表托勒密体系的支持者。这4天对话中,除第4天(讨论潮汐问题)的基本观点有错外,前3天的主要论点都为后来科学的发展所证明。该书全面而系统地讨论了哥白尼日心体系和托勒密地心体系的各种分歧,并用作者的许多新发现和力学研究新成果论证了哥白尼体系的正确和托勒密体系的谬误。罗马教皇和教会对此十分恼怒,将此书列为禁书,并对伽利略进行审讯和迫害。该书中译本于1974年出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