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新闻事业
1)  China's news cause
中国新闻事业
2)  the 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ism
中国新闻事业史
1.
Tak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ism as an example,teachers can mainly lecture on the important events and their effect,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and their work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ism.
以《中国新闻事业史》为例,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重大事件为“点”来展开教学,重点讲述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对后来的影响和着力介绍中国新闻事业史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故事讲述教学法、讨论思辨教学法和亲临其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  A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s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4)  the News of Modern China
中国近代新闻事业
1.
Brief Comments on Tan Si-tong s Theoretic Contributions to the News of Modern China;
论谭嗣同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理论贡献
5)  cause of newstreel and documentary film in China
中国新闻纪录电影事业
6)  Chinese media industry
中国新闻业
补充资料:中国新闻摄影事业
      用现代摄影手段在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采访,为报刊提供形象化报道的新闻摄影事业,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早期的新闻摄影 新闻照片开始在中国出现,是在1860年,意大利人F.A.比托作为英法联军的随军摄影师, 最早拍摄了英法侵略军攻占天津、 北京的照片。到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陆续拍摄了修复后的天津大沽炮台和在洋务运动中兴建的一些军工企业及其产品的照片。这是中国人拍摄的最早的新闻照片。1884年中法战争中,提督刘永福大败法军,广州《述报》曾于同年3月27日将"用西国映相法拍得刘提督小像"印成单张随报赠送。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出版《民报》,刊登革命先驱孙中山、邹容、秋瑾的肖像和时事照片。1906年中法"南昌教案"交涉过程中,北京《京话日报》曾在 3月29日发表南昌知县江召棠被法国传教士杀害后的遗体铜版照片,揭穿了法方推卸罪责的谎言。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摄影 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党人李白贞出入战地拍摄照片, 从战争开始到停战议和,没有中断。所拍《革命军占领蛇山轰击衙署时之写真》、《瑞督逃匿之兵舰》等照片,具有较强的新闻性,被当时许多报刊转载。起义后,武汉、上海、广州等地报纸纷纷发表起义照片,宣传革命。仅同盟会在上海出版的《警报》,在不到 4天时间内,就刊出有关革命军在武昌与清军作战的新闻照片10多幅。
  
  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前夕的新闻摄影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新闻摄影有较大发展。许多报刊开始重视新闻照片的作用,画报以新闻照片为重要内容,报社也纷纷征聘摄影记者。上海《时报》、《申报》、《新闻报》(中国),北京《晨报》、《世界日报》先后出版图画周刊、特刊。《良友》、《时代画报》等大型画报都大量刊用新闻照片。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如1919年五四运动、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京汉路"二七"大罢工、1925年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广州沙基惨案、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等,各报都刊有大量新闻照片,起了唤起民众、鼓动革命的作用。当时, 拍摄这些新闻照片的,除各报社少数摄影记者外,还有许多是各地同情革命的业余摄影爱好者和照相馆人员。
  
  中国新闻摄影记者的大批出现是从 20 年代开始的。1926年前后, 北伐军总政治部开始设随军摄影员。同年,天主教人士马相伯主编的《天民报图画附刊》开始招聘"特约摄影记者"。1927年《时报》设照相室,并刊出署名" 时报唐僧摄影"的照片,1928 年又聘请郎静山、蔡仁抱为"摄影记者"。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至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新闻摄影非常活跃,报刊上出现许多摄自抗日前线的反映抗战情景的新闻照片。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中,北京、上海各报也刊出许多有关这一运动的摄影报道,有些新闻照片还被一些刊物用作封面照。同时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限于条件,只有很少的新闻照片记录实地情况。直到1936年美国记者E.斯诺进入陕北,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才通过新闻照片得到反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摄影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新闻摄影事业进一步发展。1937年 8~11月间,上海先后有20种画报以新闻摄影反映全国人民奋起抗战的生动情景。许多画报刊载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新四军开赴前线,深入敌后,胜利作战的新闻照片,极大地鼓舞了民心。1938年,武汉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用缴获敌人的 140余幅照片出版16开本《日寇暴行录》,揭露日军对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1938年1 月,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的《新华日报》,也刊登了不少鼓舞抗战的新闻照片。1942年 9月,美国新闻处出资在重庆创办《联合画报》周刊, 结合中国战场特点,用新闻摄影、文字与漫画, 宣传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介绍中国军队的抗战情况。
  
  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闻摄影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及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敌后游击区的新闻摄影事业,开始进入发展的新阶段。1939年 2月,晋察冀军区政治部设立新闻摄影科。其他根据地也相继设立摄影机构,培训摄影战士,开展新闻摄影工作。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其他根据地也纷纷创办画报。日本投降后,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在解放区得到更大规模的发展。晋察冀画报社、人民画报社 (1948年5月两社合并为华北画报社)、东北画报社、山东画报社(1947年改为华东画报社)及各野战军新华分社的摄影记者, 以画报、画刊、画报丛刊、画册、画页、照相卡片和组织照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及时反映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从1937年10月到解放战争结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先后共有 700余人接受了摄影训练,并深入斗争第一线从事摄影采访活动。很多人在工作中光荣负伤,60多人献出了生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画报社,组织了摄影报道及图片宣传,进行了新闻摄影经验总结,留下了珍贵的革命历史照片档案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新闻摄影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设立新闻摄影局,统一对国内外新闻照片的发稿工作。1952年新华通讯社新闻摄影部成立,接替该局发稿任务,并在新华社各分社设立摄影记者组。中央及各省、市、自治区的报社也相继建立摄影机构,许多省、市、自治区出版定期的大型综合性画报或画刊,中国新闻摄影事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为宣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但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也曾拍摄了不少浮夸的、图解式和标语口号式的照片。 也有人把主题先行、 导演摆布作为"创作"手法,损害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两种错误倾向结合起来,严重破坏了新闻摄影的信誉。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新闻摄影界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纠正了新闻摄影工作中的错误倾向,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1983年10月, 成立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 各地相继成立分会。学会多次举办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展览与评奖活动,介绍国外先进经验,开展新闻摄影理论研究,鼓励新闻摄影工作者发扬优良传统,锐意改革,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新闻照片的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